初識一箭川
終成老兒
※——————————————— 正版盡在 .17k./bk/ ————————————————※
日近正午,卡車駛進了一個群山環繞的山埡,入口處立著半截水泥石墩,上麵寫著“一箭川”三個隸書大字。旁邊半圓形的石崖上龍飛鳳舞寫著“箭壺口”幾個字。
這就是傳中的一箭川?
背頭一邊問一邊貪婪地欣賞著沿途美麗的景色,從一坐上卡車開始,他就有一種拍照的衝動,但是每當他將手伸到采訪包的時候,就自然而然浮現出前龍滸灣因露財而招災一事。雖然不敢肯定這司機就是一箭川那幫為非作歹的惡人中的一個,但是,從他時時透露的眼神可以看出,他絕不是一個善類。他不想惹事,也不想節外生枝,隻想早點見到生死未明的石岩,然後,查明是誰在一箭川禍害老百姓,又是誰在一箭川破壞著生態環境而已。
山嵐、霧靄,祥雲、沙燕、庸懶的陽光,翠綠的山巒,陰陽向背、層次分明、錯落有致。這哪是都市民和凡夫俗子的棲息之地,這分明就是人間的仙境,是文人墨客、高人隱士駐足留戀的地方。
從山埡口向裏觀看,一箭川呈Q字型,仰躺在大地之上,眼前這條因過多承擔重型機械碾壓的柏油路,彎彎曲曲的通向了遠方,可能一直通到一箭川的底部,也可能穿過前麵那座高大的青山,然後,通向遙遠而不可知的地方。
柏油路部分路段已經出現班駁的凹坑和裸露的沙塵路麵,每當有車輛經過,往往會卷起一股黃龍,追攆著,吞齧著製造黃龍本身的車輛。
公路兩邊懸崖高眺,遙遠的對麵同樣是壁立千仞,就好似在上古年間,有隕石掉落此地,也好象在遙遠的古代,軍事家在此屯兵藏糧,故此移山添壑,整出這一片平原沃野。坐在開往一箭川的卡車上,右手邊朝陽的北邊,在平緩地帶隱約可見農舍幢幢,炊煙繚繞。南麵在蒼翠鬆柏古樹的掩映下,溝壑低窪處水聲潺潺,蟬鳴鳥叫、蜂追蝶攆。
背頭已經顧不了許多,從攝影包裏拽出了他特大號的相機,並將所有隨身攜帶的長槍短炮全部集中起來擺放在駕駛室內,先給相機裝上長角鏡頭,然後搖下車窗玻璃,開始抓拍圖片。
就在這時,陳實的電話響了起來,吱吱啦啦的電話鈴聲讓年輕的司機極度不滿,夥子已經連續瞪了好幾眼沉睡中的陳實。
司機那裏知道,夢中的陳實早已接起了電話。
※——————————————— 正版盡在 .17k./bk/ ————————————————※
電話是石岩打來的。
石岩告訴陳實:“老爸石三爺找到了……就在車站。”
聽到石岩找到了老爸,陳實興奮的叫著“太好了,我以為我在什麼地方惹老爸生氣了。……對了,石岩,你的手機掉床下了。”
然後,石岩告訴陳實,他和老爸在車站旁的‘百味聚’餐廳等他,等吃完飯,一起陪老爸到靖北港‘老年人活動中心’去玩。
陳實奔下樓,叫了出租車趕到長途汽車站的“百味聚”,在幾十位顧客的注目禮下,石三爺、石岩還有他陳實一起吃完早點,然後由石岩給石釜打電話,通知在靖北港不見不散。
石岩雖然有相機,但不屬於專業照相機,為了給老爸的金城之遊留下美好的記憶,陳實特意邀約了背頭和窯主。背頭由於之前去春江市采訪時,專程登門拜訪過石三爺,所以,聽石三爺來了靖北,便爽快的答應將前來陪同老爺子遊遊靖北的景點。而窯主因有采訪任務在身,所以答應晚上或者第二陪同老人遊玩。
按照陳實和石岩的意思,吃完飯就直接打車去靖北港,但是,石三爺堅持要步行過去,老人:“早晨空氣好,走一走,對身體有好處”。
陳實望一望灰蒙蒙的,沒有話。而石岩知道,老爸之所以不坐車,鍛煉身體是一個方麵,更主要的是害怕胡亂花他們的錢,老爸過,花他兒子的錢,他會心痛的。如果他空氣不好,早起鍛煉反而對身體有害後,老爸肯定會:“我暈車,我們還是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