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臨出報社大門前,許然告訴陳實,線索是:孫老頭家的牛丟了,你看能做你就做去,不去,別漏稿,反正要他陳實自己決定。同時當著孫大爺的麵,多次提到陳實往返來回的車費問題,明白人一聽,這就是要讓孫大爺出路費。
如果僅僅是農民的一條牛丟了,這對於極少關注農村信息的都市報來說,簡直就是垃圾中的垃圾線索,即使勉強算是一條新聞,就像楊佑所說的那樣:“不上,我們又不是辦農民報。”所以陳實當時可以婉言謝絕孫大爺去北川市采訪的邀請,回家睡自己的大覺去。
但是,陳實架不住孫大爺一口一聲“記者同誌”的稱呼,加上下午所看到楊佑與魏靜那齷齪的一幕,想想女朋友黃二丫遠在千裏之外的戈壁灘裏,而好友石岩、背頭外出采訪,窯主近來的反常,所以晚上也沒有一個可以談心說事的人。所以在孫大爺親切、敬重的“記者同誌”的稱呼中,一同踏上了去北川市的班車。
車票不是孫大爺給陳實買的,而是陳實給孫大爺買的。
有些人將記者當作了謀生的手段,這在陳實看來,簡直不可思議,在他看來,記者就是主持正義、揭露醜惡行徑的社會判官,當一名記者就應該具有這份職責和義務,因此即使被人叫一聲“記者”也應該是是無尚崇高和光榮的。
回到孫大爺的家已經是晚上11點了。孫老太太最拿手的手擀麵早就下進了鍋,等陳實和孫大爺回到家中時,鍋裏的飯早已經成了麵糊糊。孫大爺喊叫著讓孫老太太倒掉重做,被陳實強行攔住了說:“就吃這個,我在農村的時候,連這個都沒得吃呢”。
孫大爺以為陳實是在故意推脫或者不讓他們為難才這麼說的,等看到陳實堅持要吃這個,並準備親自要到廚房盛飯時,孫大爺隻好妥協了,並催促孫老太太趕快給陳實炒一個菜。
這樣,陳實也不好堅持,隻好一邊收拾采訪包,一邊等待開吃。
老太太的麵條糊了,但是做的土豆絲卻是半生不熟的。
為了安慰兩個老人,陳實吃完一碗飯後,又重新添了半碗,等吃完飯,放下碗筷,一直站在屋外的老太太再次進來,叨叨著要給陳實添飯。
陳實說:“吃好了”。
老太太依然說:吃好吃好。
陳實說:“好了”
老太太說:“菜硬了,吃著像狗嚼皮條的一樣”
陳實沒有聽清老太太說了個啥,依然重複著:“吃好了,吃好了”。
老太太又說:“那敢吃了個屁”。
這話陳實可是聽清了,轉頭看著孫大爺,正在吃飯的孫大爺如夢初醒,看到陳實的眼光,轉身對老太太吼道:“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