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出於藍 采訪的天賦(2 / 2)

而總編辦則完全由楊佑監管,所以,無論員工調級,人事調動還是人員流動,全部由楊佑和陳文沂說了算。是以,“新人”魏靜的入社,也就避免了那一大堆煩瑣的文件交接,而直接由楊佑親自“指派”了事。

那天整個上午,石岩都沒有給魏靜一個正眼。下午,在采訪一起車禍現場時,魏靜拿出一瓶礦泉水,湊到石岩麵前,怯怯地說:“石老師,您喝口水”。

石岩一隻手拿著筆和采訪本,另一隻手握著吊在脖頸上的數碼相機,淩亂的長發披搭在滿是汗津的T恤衫上,旅遊鞋上滿是油汙,連陳舊泛白的牛仔褲上也有點點油汙。

石岩在轉著圈追趕著當事司機,絡腮胡下滿臉橫肉的司機時不時的轉身推搡一下石岩,石岩不為所動,依然在不依不饒的盤問車禍原因。

聽到魏靜的喊叫,石岩本想對其不予理睬,就像上午采訪城建拆遷,家屬攔截馬路圍攻市政大樓時一樣,問什麼他都裝著沒有聽見,其實石岩一方麵是對魏靜目中無人的態度還以顏色,同時是抗拒來自魏靜魔鬼身材的誘惑,另外,他明白,在那種場合,采訪那樣的群體事件,最好的策略是不要暴露自己的記者身份。偏偏魏靜跟尾巴一樣跟在石岩身後,喋喋不休的問個不停。問煩了石岩甩一下長發,看著鬧事人群,很江湖的說:”沒事了,撤”。

其實不是群眾沒事了,而是他已經完成了領導交給的任務。報社明確規定,對於聚眾鬧事的事件,要大而化之,小而隱之。這樣的事不用問,兩個方麵造成的,一,補貼不到位。二,人心不足。

對於這樣的事,哪裏有個公論呢,這種事在現代城市裏每天上演,老套流俗。又涉及到政府部門的厲害關係。這樣的稿子拿回去,隻會得到兩個字”槍斃”。

車禍就不一樣了,車禍暴力,色情凶殺,幾乎是《警報》的一大看點。

所謂的領導如”肉丁”等的遙控指揮,編輯如”豬頭”等的熱衷向往,記者類如”窯主”輩的追名逐利,另外有多少嗜血成性的家夥每天盯著報紙的犄角旮旯,尋找著色情,血性,暴力的場麵,此類人對此類報道研讀後成為了自己在認識或不認識的朋友麵前的談資和社會閱曆。

由於有了這樣熱衷於暴力傾向的報紙,由於有了這樣熱衷追逐這樣血性場麵的記者,還有因為有這樣樂此不疲,二次傳播的這些好事著,這個世界才變的這樣血性和冷酷。所以有一段時間,《警報》整篇整篇都是凶殺暴力的報道,有時候石岩想,真他媽難為他們了,都他媽從哪搜集的這些東西呢。

被楊佑叫進辦公室,並且安排帶魏靜的那一天,是石岩進警報社第一次接到車禍現場的線索,這不能不說與他帶了實習生魏靜有很大的關係吧。因此看到她楚楚可憐的樣子,就有點不忍。便裝腔作勢的說:“你自己喝吧。”

聽到石岩開了口,魏靜非但沒有將礦泉水送到自己的櫻桃小口上,反而以衝刺的速度跑到石岩的前麵,雙手捧上礦泉水。

“石老師,……要不,你去那塊陰涼的地方稍微歇會兒,我來問吧。”

石岩耐不住體內缺水的苦楚,便將魏靜遞上的礦泉水接住,張口就灌,他本想喝一口就算,沒想到水一進喉嚨,就舍不得停下手來。結果這一口就有點砝碼,咕咚咕咚一口下去,一瓶水就沒了。在石岩仰頭喝水時,魏靜不經意的用手撫摩了一下石岩胸口四五處油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