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年華在小孩身上體現的是活力的話,那麼年華在老人身上體現的便是逝去,時間匆匆從指尖繞過,看不見也摸不著,隻有霜白的鬢發才能讓人恍然而悟。
楊堅仍是坐得筆直,隻是燭光下的影子卻有著一絲的佝僂,楊堅老了,滿臉滄桑的瘡痍和那再也直不起來的胡須無一不顯示出這個信息,但是那眼神中的慈愛怎麼也遮擋不住,李建成微微感覺到一些鼻酸。
“建成,你來了”不複當年的洪亮,楊堅的聲音卻仍然讓李建成覺得溫暖。
“阿翁。。。。。。”
“坐吧”楊堅自行挑了個搖椅坐了下去,李建成在他的示意下坐在了旁邊一個小搖椅上,椅子也同時在李建成的介入下提前問世,李建成不知道椅子給自己帶來了多少的收入,但是從竇氏不怎麼再把他當小孩子上來看,李建成知道李家在這上邊獲取了不小的利潤。
“當年你六歲說的十二個字阿翁仍時刻不忘,躬節儉,平徭賦,實倉廩,行法令,六歲便能通治國之理,然而現今天下能有幾個人知道這條政令是一個六歲孩童所提”
“阿翁過譽了”當年楊堅為國事操勞不已,一日楊堅偶然下棋的時候隨口一提該如何治國,李建成當時也想為這個疼愛自己的阿翁盡一份力,便說出休養生息四個字,楊堅也沒想到眼前的外孫真的懂一些治理方法,兩人當時就撇開了下棋,討論起治國來,楊堅當然好奇兼對李建成的興趣,根本不指望李建成提出什麼治國良策,但是隨後李建成整理出的十二個字卻是讓楊堅耳目一新,細細解釋一番後楊堅大歎後生可畏。
楊堅也不愧為一代帝王,兩人合計之下終出一法,輸籍之法,即由國家製定“輸籍定樣”(劃分戶等的標準),發到各州縣,每年正月五日,縣令派人到農村,依定樣劃分戶等,作為征調賦稅、 力役的依據,而由於此法的推廣,政府增加了所轄戶口和財政收入,擴大了力役來源;豪強地主勢力也受到很大削弱。
楊堅從此便喜歡邊同李建成下棋,邊討論一些國事,李建成雖然不是專門學曆史出生,但是後世的一些書籍上他也明白不少東西,而結合後世的一些眼光,李建成提出的許多政策也都合情合理,楊堅也就沒有再把他當成一個普通的六歲孩童,隻是一些國策的實施楊堅並沒有向其他人宣布是李建成的主意和功勞,這也是李建成的要求,其實道理也很簡單,若是滿朝文武知道一條國策乃是未滿十歲孩童所提,都會以為是兒戲之言,不僅不會盡力執行,反而會認為楊堅過於隨便。
這就同時對國策、楊堅、李建成都有不好的影響,楊堅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至此整個大隋也就楊堅一人心裏明白李建成在暗處對自己的幫助。
“建成,今日找你來。。。唉。。。”未言先歎,李建成讀出了其中的無奈,隱隱間他也知道楊堅將要說些什麼,看來大外公是真的苦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