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1 / 2)

奉天殿外, 穿著朝服的文武百官肅容而立, 麵上的神色莊重非常。

頂端裝飾著黑色鴉羽的旌印著國號, 整齊地列於大道的兩側, 迎風高高地揚起。

身著玄色龍袍的女子容顏豔麗, 抬腳一步步地往那至高之處行去, 頭頂的冕旒垂下十二彩繅, 串著五色彩玉,隨著她的動作微微晃動著。

連年大旱,災荒四起, 群雄割據,亂世烽煙,萬般千種, 壯闊波瀾, 如一幅瑰麗的畫卷,在她行過的道路上鋪展開來。

踏上最後一級台階, 厲南燭轉過身, 居高臨下地看著那恭敬地立著的人群, 紅潤的雙唇緩緩地彎起, 並不高大的身影, 卻散發出令人心驚的攝人魄力, 令人不敢直視。

“朕之江山,將傳至二世三世至於萬世,無窮盡也!”

稍顯沙啞的聲音傳遞來開, 一字一句鏗鏘有力, 有如金石相擊,震顫人心。

也正是在這話音落下之時,一聲巨響毫無征兆地在天際炸開,整個天地都劇烈地搖晃起來,仿佛在響應方才的話語一般。

這突如其來的震動,令殿外的人站立不穩,直接摔倒在地者有之,雙臂在空中揮舞,試圖穩住身體者有之,慌亂間攀住近處之人,勉強站立者亦有之,一時之間,醜態畢出。唯有那立於高處的人,依舊穩穩地站立著,在這仿若天崩地裂的景象中,有如天神般,讓人不由自主地生出臣服之心。

“真龍顯跡!”不知是誰在這混亂之中,高聲喊了一句,“撲通”一聲,朝著那俯視著眾人的真龍天子跪拜了下去。

“真龍顯跡!”有回過神來的人緊跟著跪伏在地,口中高呼。

“天佑大周!”越來越多的人雙膝著地,朝著那憑借著一己之力,結束了亂世,統一了天下的人垂下了自己的頭顱。

“天佑大周!”近千人匍匐在地,口中的呼喊一聲高過一聲,在天穹盤旋不去。

而那大地的劇烈震顫,也隨著這一聲一聲的呼喊,而漸漸地平靜了下來。

“真龍顯跡!”奉天殿外的眾人頭垂得更低,額頭緊緊地貼著冰涼的地麵,“天佑大周!”

大周元年,政帝即位,真龍顯跡,地動山搖。

次年,北海倒灌,水患橫行,遙望能見陸地,窺之不能得全貌。

又五年,大陸接壤。

隨手將那寫滿了無用之論的奏章扔到一旁,顧臨安的眼中浮現出些許嘲諷之色。

三年的時間實在太短,尚且不足以讓他將朝堂當中那些無用的蛀蟲,給盡數清理出去。

這幫廢物,就連那些隻會巧言令色,中飽私囊的貪官都及不上。

沒有再看一眼那堆在書案上的奏折,顧臨安起身走到窗邊,微眯著雙眼,望著院中開得正盛的桃花。

昨天夜裏落了雨,此時樹下一地殘紅。

有不知名的鳥落在枝椏上,蹦跳間抖落一陣細雨,沾濕了尾羽。受了驚的鳥撲棱著雙翅,一下便竄上了天際,眨眼間就不見了蹤影。

六年前的那一天,窗外的桃花,也開得如今時這般盡態極妍,讓人移不開目光。

那些朝臣依舊如同往常一般,跪地稱頌那昏聵無能的帝王,仿佛當前的天下真如他們口中所說的一樣河清海晏,太平盛世。

而後,天地大變。山石開裂,河流阻截,那由金玉築成的皇宮,竟被硬生生地斷成了兩截。

一時之間流言四起,皆言當今的天子失道,觸怒了神靈,天降災變,以為警示。

帝聞言震怒,氣急攻心,一病不起,無力處理朝政,太子代為持政。

突逢災劫,大地滿目瘡痍,莊稼顆粒無收,饑荒遍地,餓殍遍野,百姓怨聲載道,太子為解災情四處奔波,日漸消瘦。

次年十月,太子於一次出巡中為暴民所害,帝聞訊病情愈重。

又半年,帝崩,天下縞素。次月,三皇子登基。

微風輕輕地拂過,將那樹上的花瓣又吹落了少許,飄飄悠悠的,仿若飛舞的蝶。

顧臨安在窗前凝立了一會兒,才收回視線,轉身緩步走回書案後。

桌上鋪著一張地圖,黑色的線條勾勒出這個掌控在他手中的萬裏河山。

顧臨安的目光在其上的山川河流上掃過,最後停留在西南處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