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欣賞會
六月的一天傍晚,熱浪剛退,司馬明到海邊遊泳。他一麵唱歌,一麵向深海遊去。時隱時現,沉浮隨意。
住在海邊的人都知道,伴海如伴虎,風雲變幻莫測。你看,剛才還是風平浪靜,夕陽斜照。才不一會兒,天氣就驟然變化,狂風呼嘯,烏雲翻滾,巨浪滔天。一股龍卷風從天而降,巨大的水柱似巨龍吸水盤旋而上。司馬明想躲避已來不及了,不管願意不願意,隻好乘著水勢騰空而起,直上九霄。
一陣天旋地轉過後,司馬明來到了天庭。他覺得,這裏空氣稀薄,十分寒冷,非常難受。難怪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怕冷不願來,有詩為證:“我欲乘風歸去,唯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可是,現在隻能既來之則安之了。好在天庭沒來過,一路上一定有許多新鮮的東西。司馬明首先見到的是吸氧站,內有新鮮的壓縮氧氣免費提供,隻要吸上幾口就不會有缺氧的感覺。司馬明來到了吸氧站,猛吸了幾口氧氣感覺恢複了一點體力。接著從吸氧站的儲藏室內找到了一件太空衣,趕緊穿在身上,終於有了活過來的感覺。
這時從吸氧站的門外走來了一個黑頭發黑眼睛黃皮膚的東方人,司馬明覺得似曾相識,卻又想不起來,此時,東方人微笑地招呼:“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司馬先生,來的早不如趕的巧,我們正在舉辦品牌欣賞會,如有興趣請跟我來參觀。”
東方人牽著司馬明的手,司馬明覺得被一股巨大的吸引力牽著高速行走,按這種速度,與其說是走不如說飛更加準確。東方人邊引路邊介紹:在天庭,品牌欣賞會每年舉辦一次,古今中外的各路神仙都會將自己的成功品牌帶來展出。天上人間被邀請前來參觀的嘉賓眾多,因此,熱鬧非凡。
司馬明計算了一下,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天上一年,應該相當於地上365年。這數百年才舉辦一次的盛會被他遇上了,真不知是哪輩子積下的福氣,哪路神仙幫的大忙。
序幕
東方人帶著司馬明很快就來到了會場,會場上一隻隻巨大的汽球懸掛著巨幅廣告飄蕩在空中,難道天庭的神仙們也需要做廣告宣傳?司馬明仔細一看,原來條幅上寫著各路神仙的尊姓大名,但不知是作為報到之用,還是作為開道牌。會場的正門是用三個巨大的彩虹形狀氣球圍成的品字。“品牌欣賞會”五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就印在這三個氣球上,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東方人指著“品”字對司馬明說:“這個‘品’字具有很深的學問。許多人奮鬥了一身,仍未能創立成功的品牌,關鍵就是隻注意樹‘牌’而沒有立‘品’。其實,品比牌重要的多,有品則牌立,無品則牌倒。牌僅僅是指一塊木板,充其量最多也不過是一種標誌。而品就豐富多了,僅從字形上就可看出品的要點:品字首先是口多,口多必然是人多,要求知名度高;眾口一詞,要求追隨度高;品字的三個口有高有低,表現出了不同的等級,不同的信任度,將人品、物品、官品的高低好壞都區別的清清楚楚,有較高的區分度;還有品字的三個口位於三角形的三個頂點,所以品字具有三角形的穩定性,提示品牌要給人放心感,才能有較好的美譽度好。因此,一個品字就能將品牌的基本含義——知名度、追隨度、區分度、美譽度展示無遺。”經過了東方人的指點,司馬明對品牌有了新的認識。
走進大門口,會場裏麵早已是人山人海。西施、貂嬋、王昭君、楊貴妃等迎賓小姐如魚戲水般的在人群中穿梭,引導著各位來賓入場。
前台,威武雄壯的天兵樂隊正在演奏歌曲,司馬明卻聽不到聲音,真奇怪。問了東方人才知道,由於天庭空氣稀薄,聲音傳不遠,隻有戴上聲音傳感器才能聽的清楚。東方人將自已用的聲音傳感器給司馬明戴上,果然,音樂驟響,鑼鼓喧天。
東方人帶著司馬明走進展覽大廳。
大廳的正麵是一條巨型標語:成功就是樹立品牌。
天庭的展廳與人間到底不一樣。由於天庭空間無限,根本無需考慮用地成本。而且能在天庭裏居住的神仙都是從人間經千篩萬選產生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中國幾千年、全世界幾百年才出現一個半個,數量自然稀少,用不著象人間一樣唯恐人滿為患,寸土寸金。所以展覽會場麵積極大,一個展廳足有地球上一個中等國家的麵積,此次展覽會設有幾十個展廳,總麵積約有整個歐洲那麼大。好在天庭距離地球很遠,所受地心引力極小,人在上麵行走如同飛翔一般,參觀一個展廳也用不了多長時間。
東方人與司馬明告別後離開了。
第一幕
首先進入第一展覽廳,這裏展出的品牌是儒家。
司馬明走進大廳,就看見一個頭頂中央呈凹狀的老人,戴著一副深度的老花眼鏡,手裏拿著一本精裝版的《論語》,站在一株獨木成林、覆蓋百裏的古榕樹下,正在給坐在樹下的幾百名弟子講課。老人的背後是一塊長八公裏,寬六公裏的巨大屏幕,一個明顯營養不良、但精神抖擻的學生正在放著多媒體幻燈。用不著猜,這個老人一定是被譽為“萬世之表”的孔聖人。那個學生一定是“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孔子的得意門生顏回了。
孔子雖然宣稱“有教無類”,但還是要根據學習成績的好壞來排座位。坐在前排的是它最得意的七十二賢徒。此時,孔子正在講述儒家思想的核心“仁”,顏回將“仁者愛人”四個大字投到大屏幕上。孔子曰:“克已複禮為仁;剛、毅、木、訥近仁;能行五者恭、寬、信、繁、惠為仁;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看見司馬明走來,孔子十分高興點頭招呼。對學生們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接著,孔子繼續講課,坐在後排的學生,是乎對司馬明的出來有些驚奇,出現了交頭接耳的現象。顏回拿起麥克風大聲喊道:“請安靜,世人常說半部《論語》治天下。若能學通《論語》何愁無立身之地。請大家注意聽老師講課。”。孔子十分不滿的說:“這些人真是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不滿歸不滿,課還是要繼續講下去的。孔子說:“儒家數千年方樹立起來的品牌,靠的是“仁者愛人”這個內在核心競爭優勢。就如同生產商品要想樹立起永久的品牌,就需要有良好的、穩定的質量和服務作為基礎,品牌是質量和服務的化身,如果產品的質量出問題,甚至發生了重大的質量事故。或者對客戶的服務不到位,不及時,服務質量和態度不好,這樣是不可能樹立起品牌的;就如同一個人,要想能實現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其人品是決定其能否成功的基本要素。每日三省吾身;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省;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以,一個人要樹立起成功的品牌,就必須有優秀的品德修養。……”
聽著孔子的講課,司馬明漸漸明白了一個道理。儒家這個品牌之所以數千年不倒,生命力旺盛。原因在於其內在核心竟爭優勢,一個“仁”字,一句“仁者愛人”,就將人世間所有的愛包羅無遺。而愛是永恒的主題,所以儒家的品牌能夠不斷發揚光大,萬世流傳。
第二幕
司馬明與孔子告別後,來到了第二展覽廳。這裏展出的品牌是:《孫子兵法》。
大廳裏群山巍峨,河流縱橫,古樹參天,仙氣嫋嫋。遠處傳來了一陣陣驚天動地的猴啼虎嘯聲。
司馬明走近一看,一群訓練有素的猴子正在兵聖孫子的指揮下與一隻猛虎大戰。司馬明過去隻聽說孫子能訓練嬌柔寵慣的宮女,沒聽說還能訓練猴子,今天真是大開眼界了。隻見有一隻猴子站在山頂的樹上東張西望,估計是偵察兵,此時它正手舞足蹈的向猴王傳遞著各種消息。在猴王的指揮下,一隊隊猴子手拉著手,從河邊高高的樹上懸掛下來,對正在渡河的老虎發起進攻,幾隻抓咬頭頂,幾隻拉住尾巴,而當老虎要轉身攻擊猴子時,猴子們又蕩起了秋千。老虎隻能吹胡子瞪眼睛張牙舞爪幹著急。時間一長,隻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真是虎落水中遭猴戲,終於虎嘯一聲落荒而逃。表演了一場“群猴戲虎”的喜劇。
《孫子兵法》是人類最高智慧的結晶。流傳了數千年,提高了全人類的智慧。造就了多少奇才偉人,建立了多少豐功偉績。《孫子兵法》因此成為謀略的最高品牌。
品牌的智慧含量決定了品牌生命的長短。“知已知彼,百戰不殆”成為競爭的千古絕唱。不論是在你死我活的戰場,還是在博弈雙贏的商場,到處都在奏響《孫子兵法》的智慧之歌。
沒有智慧,不可能造就成功的品牌。“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成功的品牌是靠智慧策劃出來的;“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以正合、以奇勝。”成功的品牌是靠智慧決策出來的;“攻其不備,出其不意。”“致人而不致於人”成功的品牌是靠智慧準確定位出來的。智慧創造了品牌,智慧支撐著品牌;品牌包含了智慧,品牌傳授著智慧。
司馬明走上前對孫子說:“我非常喜歡《孫子兵法》,這本書不僅為你樹立了千古不滅的英名,也是人類智慧的最高品牌。該書至今在政治上、軍事上、經濟上都有很高的使用價值。簡直可以說推動了人類大腦的發育進程。”。
孫子笑著說:“過譽了,一本小小的書不會有這麼神奇的作用。但隻要能給人類思維帶來一點啟發,我就心滿意足了。幾千年過去,形勢發生了翻天履地的變化,《孫子兵法》中有些觀點已過時了。我最近寫了一本《孫子兵法與現代管理》,送你一本,這裏麵有我多年來研究現代管理的一些經驗,供你參考。”
司馬明激動萬分的接過書說:非常感謝孫老前輩,我回去後一定認真研究並活學活用書中的知識。樹立起一個學習和實踐《孫子兵法》的品牌。
第三幕
司馬明來到了第三展覽廳,這哪裏是在展出品牌,完全是一場現代化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