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得了神念指引的信徒將秘藏在牆中的神像取出,恭敬放在供桌之上,方才下拜,腦中就響起一道虛無縹緲之音來:
一年以前,密宗與佛國為雪海佛心發生爭端,曾於佛國山前建營作寨。營地旁有一村落,名為天音村。天音村中有一口枯井。你先以穢物汙染此村水脈,而後煽動村人下枯井查看。枯井之下有一半坍塌地道,往地道中行百二十丈,可見一被碎石封鎖岔路,你等再沿此岔路行進,又過三百餘丈,可再見碎石封鎖之地,清除碎石,便可窺見佛國秘密。
屆時,真佛假佛,你等雙眼自辨。
此事,當在佛誕日發生——
神念將話說完之後,便自無麵神像中脫離。
這日佛門大開,前往劍宮的戒律和尚帶人回到了寺中,在其餘人等的一路陪伴之下來到精舍之中。
其餘弟子已經各自離去,精舍之內隻剩修持、戒律、弘法、寺務四大首座。
神念靜立一旁,默默注視四人。
其餘三人詢問戒律和尚:“我們於寺中聽聞了靜微女冠的事情,此事究竟是何道理,莫非邪魔作祟?”
戒律首座憂心忡忡,歎息一聲:“此事一言難盡。靜微女冠確實為邪魔附身。隻是此事除邪魔之外……依稀還有些疑點,兩派尚在探查之中。”
另外三人麵麵相覷,心中皆道:多事之秋啊……
戒律首座又說:“不說這些。我不在之時,方丈師兄可有傳信回來?”
餘者道:“並未。”
四人對坐不語,精舍之內,氣氛頗為沉悶。
片刻之後,弘法首座沉聲道:“此事我看不行……此前諸事安定也罷,現在幽陸動蕩,不管方丈師兄人在哪裏也應有所察覺,就算不即刻啟程回寺,也該有所傳訊。現在不聞隻言片語,不是常態。不如我們派出僧眾,尋訪方丈。”
如今上澄和尚雲遊,寺內事物分為兩大塊,對內由弘法首座和寺務首座總攬,對外由戒律首座與修持首座總攬,如是兩相便宜。
弘法首座此言一出,寺務首座再道:“如今幽陸風雲變幻,確實應當讓方丈回來主持大局,不過我們不宜大張旗鼓,免得沒找到方丈,反而給了旁人可乘之機,不如在三日後佛誕會結束之日,我們以弘揚佛名為由,派弟子往幽陸各處,一者確為弘揚佛名,一者觀察幽陸局勢,一者探查方丈行蹤,師兄們看如何?”
餘者皆叫了聲好。
最重要之事已然商量妥當,寺務首座與修持首座先行離去準備,弘法首座則再留了戒律首座下來,取出一封信件,將其交與戒律首座:“日前天柱發生異變的消息,不知回來路上,師弟可曾聽說?”
戒律首座接過信件,一眼掃完,微吃一驚:“天柱忽生幻境,進入天柱的人被困入幻境之中,曾看見一麵悠悠放光的懸空璧玉?這像是寶物出土的征兆啊!師兄將此信給我,可是想要我前往天柱一查?”
寶物出土於天柱?
神念有了點興趣。
弘法首座歎道:“若方丈仍在,我倒是希望師弟前往天柱看看這能生成幻境的璧玉,隻從天方之地流傳出的隻言片語,我怕非是秘寶出土,而是魔兵降世。”
但現在佛國也實在抽不出手來,弘法首座將此事告知了戒律首座之後,便放戒律首座離去,佛寺上下,均開始準備三日之後的佛誕會。
佛誕之日,舉國歡慶。
不止佛國中人聚集佛寺之下,就連佛國意外的諸多信眾,也不遠萬裏磕頭前來,隻為在供香淋露,消災迎福,於冥冥中得一線佛光,得嚐超脫之感。
這日一早,無量佛寺大開寺門,眾僧侶身著新衣,手持甘露寶瓶,自佛寺之中,一路將露水灑向大地。
露水過處,草木欣榮,鳥雀歡騰,信眾連忙上前,自左右迎向僧侶,有被甘露灑到者,隻覺靈光自天而降,通體清亮,如飲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