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3:皇後獨寵朕一人(1 / 3)

番外三:皇後獨寵朕一人

明德二十七年, 先帝崩, 六月二十三, 齊王晉安登基即位, 史稱武帝, 改年號為昭平, 追封已故齊王妃林氏為孝慈孝安皇後。之後幾年, 武帝晉安一直再未立後,也不曾選妃。

武帝晉安後宮空虛,膝下無子, 急壞了一眾大臣,紛紛上奏,請皇帝立後。

武帝晉安每一次都是淡淡一笑, 並不在意。直到昭平五年, 他卻一改常態,大筆一批, 決定立後。

至於人選, 那就是五花八門, 畢竟各大官員的家中都要適齡的嫡女, 若是一朝被選為皇後, 那可就是祖上積了德。

武帝晉安雖然同意了選後, 也不過隻是為了安撫自己的母後,他對此事並不上心。

一日,他照例去給皇太後請安, 皇太後與他說起了一人:“皇上, 你可還記得,你十二歲那年,有個哭啼啼的小姑娘扯著你的衣袖,說要嫁給你的?”

武帝晉安皺眉,他小時候除了月兒,可是不曾記得自己與別的姑娘親近過。

皇太後一看自己兒子這幅表情,就知道他這個兒子是把那個姑娘忘得一幹二淨了。她笑著說:“皇上啊,你怎麼能不記得呢?你可知道,那個小姑娘拉著你的袖子,說要嫁給你的時候,她是幾歲嗎?她那個時候隻有兩三歲,剛是會說話的時候。那一日,是她母親抱著她進宮給你皇祖母請安,她在你祖母的宮殿裏見了你,就說你好看,說要嫁給你,讓你娶她,你可是記得嗎?”

“母後,兒子並不記得那時候的事情。”

武帝晉安仔細回想,似乎是有過這麼一個小姑娘,團子一樣大小,肥嘟嘟的小手緊緊地抓著他的袖子,另一隻手裏還握著一塊白嫩嫩的糯米糕,拚命地往嘴裏塞,含糊不清地嘀咕著:“哥哥好看,要嫁給哥哥。”

那時候,他已經十二歲了,自然是不會跟一個小娃娃計較的,也並沒有在意。隻是他離開時,她的小手還不肯放開,使勁地拉著他的袖子,與她的娘親撒嬌:“娘親娘親,我喜歡哥哥,我們把哥哥帶回家好不好?”

自然,她的童言無忌把她的母親嚇了個半死,立即抱著她與他請罪。他走的時候,小姑娘很是委屈,眼圈紅紅的,但是也沒有哭鬧。他也不曾把那個小小一團的孩子,記在過心裏。隻是不知道今日為何,他的母後竟然提起了這件事。

“也是,你們當時年紀都小,你不記得也是正常的。那日,你走了之後,那個小姑娘還是一臉委屈,好像是什麼人把她喜歡的東西拿走了似的。看的母後這心裏揪揪的,如今啊,那個小姑娘也及笄,也該是嫁人的時候了,若是皇上對她有些意思,不如就選她做了你的皇後如何?”

武帝晉安道:“兒子既然答應了母後要立後的,一切就由母後做主,兒子沒有異議。”

皇太後忽然瞪起了眼睛,佯怒道:“母後為你做主是好的,可是若是母後做了主,你又不喜歡人家姑娘,扔在這後宮裏冷落著,你讓人家花一樣的姑娘,年紀輕輕的怎麼熬?皇上,母後是過來人,在這深宮之內是什麼滋味,沒有人比母後我更懂的。你前些年不想立後選妃,母親知道你是忘不掉林相家的那個姑娘,母後都由著你了。母後想,那時候進宮的姑娘,也定然會受了你冷落的,不如再等幾年。可是,如今,你好不容易答應立後了,可不能坑了人家姑娘一輩子啊!”

“兒子明白!”

“既然你這麼說,不如母後給那個姑娘懿旨,讓她跟隨她母親進宮給本宮請安,皇帝尋了機會過來見一見她?”

武帝晉安皺眉,搖頭道:“母後不必擔心,兒子這幾日要出宮微服,我親自去看看她吧!”

“好!皇上一定要去啊!”

武帝晉安出了慈寧宮,離了皇太後,這次忍不住皺了眉,臉色有些不悅。

“陛下?”跟在他身後的是他多年的替身內侍,對他的心思揣著得爐火純青,“您是想著這位趙太常的幺女嗎?”

“聽母後的意思,不過就是個剛及笄的小姑娘。這個趙太常為官清廉明智,又有那文人的傲骨清風,到算是一個不錯的。既然母後選了她,朕便去看看她。”

“奴才得令!”

武帝晉安說做就做,立即帶著隨身護衛微服私訪。他自登基為帝的這些年,為了更好的管理朝堂,幾年以來微服私訪的次數不少,如今出宮,倒也是輕車熟路的。

***

趙太常家前院書房門口,蹲了一個小姑娘。

小姑娘長得白皙秀氣,十四五歲的模樣,俏生生的,隻是她並沒有按照大家閨秀的規範,而是拿了一個拇指粗的木棍,正一筆一劃地地地上的石磚上劃來劃去,嘴裏不停地念叨著:“父親怎麼還不回來?父親怎麼還不回來?”

忽然,身後傳來了腳步聲,小姑娘立即起身,眼睛頓時一亮,一路小跑了過去,“父親,你回來?”

“妮妮,怎麼到父親的書房來了?”

“父親,父親,我聽說,你有意要讓我進宮?”

趙太常一愣,立即說道:“就算是父親有意,你也未必比就能入得了皇上的眼,莫要胡思亂想。”

“這麼說,父親想讓我進宮的事情是子虛烏有了?”小姑娘拍著胸口大出了一口氣,一臉慶幸地說:“那真是太好了,我一點都不想進宮,如果沒有這件事,我也就放心了。”

“胡說八道,進宮伺候皇上,那是無上的恩寵和榮耀,你可不能胡言亂語!”

小姑娘正得意著,忽然聽到自己父親這麼說,一臉的不可置信,急忙喊道:“父親,您的意思是說……?父親,女兒求求你,不要讓女兒入宮,女兒不願意入宮的!自古以來,多少紅顏命喪深宮之中,難道父親想讓女兒也去做那紅顏枯骨嗎?”

“哼,你既然是我趙家的嫡女,自然就聽從家族之命,若是聖上選了你,父親自然是要送你進宮的,若是你聖上不選你,父親就為你尋個如意郎君,送你出嫁!”

“父親,女兒求求你……能不能此刻就為我定親,我不想入宮的,我不想的……”

“來人,把小姐送回去!”

小姑娘被自家父親無情地趕了出來,她噘著嘴,怏怏不樂。

“姑娘,您就別與老爺寧氣了,老爺也是為了你好,為了整個趙家好。”

小姑娘噘著嘴說道:“父親不過就是如今升了高官,有了野心罷了,妄想著做皇帝外戚牟利,他也不想想,當今的皇帝是什麼樣的人?當年的萬貴妃與萬家可是他一手連根拔起的,他難道還能容忍下一個外戚家族?就算是我入了宮,父親也得不到他想得到的,何必又要犧牲我的幸福呢?何況宮裏是女人的戰場,那些勾心鬥角我是不擅長的,若是混的好,也不過就是個被冷落,若是混不得不好,到時候自己是怎麼死的,都不知道?你說說,如此的皇宮,我為何一定要飛蛾撲火地嫁進去呢?這不是自己讓自己過得不痛快嗎?”

婢女:“……”

“陛下?”貼身內侍心驚膽戰地跟著武帝身後,時不時地抬頭去看他,揣測著他的心思。

武帝晉安雙手負後,抿唇不語。他沒想到今日來到這趙太常的府中,卻聽到了這麼一出。

這個姑娘雖然話說得有些不中聽,卻道是猜中了他的心思。她要比她那個父親,更明白他這個皇帝的底線。

小姑娘似乎還說:“我父親就是被鬼迷了心竅,他以往不是這樣的,他以往多清高啊,你說說,我該怎麼辦啊?如何阻止我父親的想法啊?”

她一轉頭,忽然就看見自家宅院裏的假山處,站了一個男人,玉樹臨風,負手而立。

她先是一愣,隨後皺了皺眉,有些不悅地質問他:“我的話,你是不是都聽到了?”

這一處還是她父親的外書房附近,她看那個人看她的目光,就知道他應該是聽到了她的那些話。

她索性也不藏著掖著,直接問他:“你是我父親的門客嗎?”

能出現在這裏的,也隻能是她父親的門客了。

武帝晉安抿了抿唇,點頭應了一句。

她急忙說:“既然你聽到了我的話,也知道了我的意思,又是我父親的門客,不如你幫我想想辦法,我怎麼才能不入這個宮?”

“姑娘為何不想入宮?”

那個姑娘笑了起來,她的笑容很好看,像是開了花的月季,令人賞心悅目。她說:“你既然是我父親的門客,其實也知道我入不入宮,與我們整個趙家是沒有什麼區別的,除非我能做到讓皇帝獨寵我一人,而且他還必須是一個為了美色昏庸至極的皇帝才可以。可是,我們大召國的陛下,那是多麼英明神武,明察秋毫?我父親卻偏偏鑽了牛角尖,一門心思地想不開,他這頭強牛,我定然要把他拉回來才行!”

“除此這些理由之外,姑娘可願入宮?”

小姑娘堅定地搖了搖頭,她說:“我不願意。”

“為何?”

“我想要一生一世一雙人,可是,曆朝曆代,哪個皇帝能做到一生一世一雙人?我自然是不願意入宮的。”

武帝晉安一時語結,回答不出了。

小姑娘說完之後,就笑了起來,朝他靠近了兩步,說道:“你叫什麼名字?是我父親的哪批門客?”

“我……姓齊……”

“齊公子,若是你想出了法子,請一定要告訴我。你若是想要聯係我,讓後門的門童與我家婢子帶話就可。時候不早了,我先回去了。”

武帝晉安看著那個打扮得如一隻蝴蝶的小姑娘,又蹦又跳地走了,忽然無奈地搖頭,唇角含笑:“以為是個聰明的,結果也是個笨的,竟然這麼就相信一個人?還傻乎乎地把聯係她的方法說了出來!”

“確實是個笨的。”武帝晉安的貼身內侍附和道。

武帝晉安的臉色一變,“誰允許你說她是個笨的?”

貼身內侍頓了頓,一時不敢說話。

武帝晉安吩咐:“給她寫信,就說本公子要與她探討計策。”

“奴才得令!”貼身內侍滿頭是汗,也不知道自己的皇帝陛下要做些什麼。

幾日之後,她還真的如約而來,見了他的麵,第一句話,問的便是:“齊公子,你可是已經有了計謀?”

她可是注意到了,這幾日她的母親已經為她張羅首飾頭麵了,就等著哪日應了宮裏的旨意,把她帶進宮裏去相看了。而且,似乎有傳言,皇上似乎很中意她。

武帝晉安坐在石桌前麵,等著她過來後,低聲道:“我沒有什麼好主意,不過,如果是你想要一生一世一雙人,我是可以辦到的,不如,你答應嫁我好了!”

小姑娘眼睛瞪得溜圓,小腮幫氣得鼓鼓的。她噘嘴說道:“這種玩笑可不能亂開,雖然我不想入宮,但也不想毀了自己的清譽。”

武帝晉安不知是故意的,還是為了繼續逗她,說道:“姑娘,在下是認真的,若是姑娘同意,我自然要去與趙太常提親的,定然是不能做出毀了姑娘清譽之事的,姑娘盡可放心。”

那姑娘皺了皺眉,轉身走了。她可不敢與這個男人繼續的糾纏下去。

武帝晉安沒有想到,自己的一時胡鬧,竟然讓小姑娘對他卻步了。他反思了許久之後,便又一次跑到了趙太常府,隻是這一次,小姑娘不肯見他了,連個紙條也不肯給他了。

武帝晉安失望而歸,就連他的貼身內侍都不知道自家的主子這究竟是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