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潭本是洛河支流上一段深凹的河床,隻因洛河改道,支流上舊有的河道幹涸,河道上剩餘水流亦逐漸彙集於此形成了一汪獨立的潭水。正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本是川流不息、活絡暢通的河水淤積久便漸漸成如今這般渾濁、髒腐的死水,這黑水潭亦由此得名。
水至清則無魚,愈是混沌的水體內則愈是具有生機,像黑水潭這般無名的潭水亦不例外。正所謂大魚食小魚,小魚食蝦米,蝦米食淤泥,這含混、肮髒潭水內所蘊藏著的正是水族最為基本的食物、養分——淤泥。故而這黑水潭內的水族非但不比別處江河之中的少,且格外顯得壯碩。對於水族,這卻非都是美事,越是肥美的水族越容易成為漁翁們覬覦的目標,最終成為人類盤中果腹、下酒的美味。
偏是這黑水潭,不僅水體汙穢更兼深不可及,不明所以之人一旦落入水中無論人或牲畜任是其多精通水性亦很難再遊得岸來。如此久了附近便人謠傳起這黑水潭乃是為河神詛咒之地,但凡有活物靠近便被這黑水所詛咒而丟掉性命。謠言越傳越廣漸漸地這黑水潭到真的成了詛咒之潭,不僅難覓漁人捕魚的蹤影,就連原住在潭水附近的住戶亦大多舉家遷移。
少了外界的攪擾,黑水潭的水族愈發滋潤起來,特別是在近幾十年來,這混沌的潭水之下竟也漸漸出現些許異變......
黑水潭昏暗靜寂的一角,一條六七尺大小的異形水怪默默隨著潭水的流動地漂浮著,如同一截枯腐的朽木一般。
無名的水怪呈魚形,卻無鰭、無翅、無尾,頭部亦非一般魚頭可比,橢圓的頭首如人的樣子一般勻稱地分布著眉、眼、鼻、口、耳,隻是這五官顯得頗為稚嫩不像一般成人,到像未成年的孩童。最為奇異的是,這無名水怪人型頭首四周緊密地分列著一圈如蟯蟲一般的細小頭首,這些頭首卻無當中那主首那般複雜,頂端處不過是分布著一圈鋒利的尖牙。水怪身體上覆著一段段堅韌的青皮,青皮上附著米粒大小的灰暗色細鱗。
實難想象這水怪究竟是什麼,由甚所化?
不止旁觀者無法分辨出這無名水怪的究竟,這水怪自己對此亦是相當疑惑。此刻這水怪靜臥於此,以四個生有尖牙的副首緊緊咬住一本《水族圖誌》舉在主首之前,細細地將自己比對圖誌上的各種水族的圖畫逐一比對,似是在尋覓自己的來曆。
《水族圖誌》赫然標注在最前的自然是所有水族首腦龍的圖象,無名水怪饒有興致地將自己的模樣與之對照,但最終卻找不出絲毫的相同之處。
水怪不禁搖了搖頭失望地以尖牙的幅首將圖誌向後再翻了一頁。
[龍之九子,囚牛、睚眥、嘲風、蒲牢、狻猊、贔屭、狴犴、負屭、螭吻!]小水怪循著圖誌滿懷希望輕聲低吟,滿以為可以從中尋覓到自己同類,但最終卻無比遺憾地沉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