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戰火不絕(1 / 2)

塵埃落定,眾人一致推舉逍遙子為武林盟主,眾人皆高呼:"逍遙掌門乃耆宿大賢,義烈高風,我等願聽候調遣。"

這時候錦華不知何時踱步出來,步履蹣跚,人麵憔悴,陸封臣趕緊關切詢問:"錦兄弟,聽說你身染沉屙,我真是擔心的很,沒事就好,沒事就好啊!"

錦華雙眼通紅,顯然是徹夜難眠,緩緩說道:"身傷易愈,心傷難合,有什麼好不好的。"

逍遙子見愛徒回心轉意,心中歡喜:"紅塵愛恨一場空,你沒事就好。"

錦華跪地不起,一連磕了幾個頭:"師父說得對,哀續英弦,終成過往,隻是有一事,我對師父有隱瞞"說罷,將玉玖高舉頭頂:"這是霍免托我交給您的,意在合作討伐魔教一事。"

逍遙子看周天排列,掐指一算:"原來是老夫的發小,既然大家誌同道合,那也沒什麼不可。"

枯葉大師目眩良久,說道:"五蘊皆空,便可度一切苦厄,看來施主終於想通了。"

"不可,不可。"夏不睦突然離座,翩然起身:"道不同,不相為謀,那霍免乃是山野村夫,豈可與我等名門正派合作?莫非盟主居心叵測,要聯合義軍,排除異己,打壓我們。"說得振振有詞,口若懸河。

逍遙子麵色凝重,心平氣和:"孟子有雲:"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則舍魚而得熊掌。"推古覽今,我們也當舍門派之隙,而全大義之舉,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才是重中之重。"

枯葉大師閉目養神,振聲道:"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幹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此前車可鑒,殷鑒不齊。"

陸封臣幡然醒悟:"若為爭奪武林盟主,而同門互斫,那可就大大的不是了。"見眾口一詞,群雄也遙相應和:"戮力同心,直搗魔教!"

夏不睦霍然起身,憤然離開:"既然各位不明是非,存心與我泰山派為難,夏某也隻好告辭了!"說罷,拂袖而去,本想借此施壓,不想眾人並不理會,反而湊趣道:"眾派人才濟濟,也不缺你夏不睦一個。"

夏不睦自討沒趣,憤憤離開,其餘豪傑跟隨逍遙子,前往汴城,與霍免會合。

沿途所經,平沙無垠,夐不見人,風悲日曛,蓬斷草枯,當真是一幅:"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景象,錦華煢煢於落日之下,問道:"為何方圓十裏,都無人煙?"

"這個,,,"陸封臣躊躇許久,開口道:"大都躲避戰亂去了,也有的埋骨於此。"

錦華望向遠方,看見枕骸徧野,屍枕千山,方得這些人的去向,有感而發:"一將成,萬骨枯,多少白發送黑發,愛也像斷線紙鳶,拾不起了吧!"

逍遙子歎道:"鷙鳥休巢,精魂無依,卻無人吊祭,真是淒涼。"他自詡已臻仙道,不為世事動容,不為疾苦寒心,可是看到這一副景象,仍然心情難覆。

陸封臣卻麵不改色:"大丈夫,膽似熊羆,怎可畏懼死人?再說,事與仁,兩不立,殺一個人,是凶手,殺九萬個,便是英雄!"

"成王敗寇,這是功是德,誰也說不準。"錦華感慨道。

枯葉大師肅立合掌:"既種惡因,必得惡果,這些殺生之人,必得報應。"他嫉惡如仇,對這些濫加予奪之人,更是恨之入骨。

"哈哈哈"突然傳來一陣淒厲的慘笑,宛若鴟鴞嘶鳴,在這荒野之中,格外的令人毛骨悚然,眾人抬目而望,原是一個披頭散發的婦人,手裏還攥著顆血淋淋的人頭,細細瞧來,才知是左凝煙,隻聽她說道:"報應?是嗎?我可等著,這一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