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冉大德的嘴(1 / 2)

朱昆看衛祈從溫土山房裏出來,對著自己點點頭後大步離開,背著手的樣子似在思考,便默默地跟在身後也不打擾。

衛祈想起溫土山眯著眼睛告訴自己的那句“你想救那些兵士,首先要說服趙將軍”,心裏也開始盤算起來。本來隻是無心的一個舉動,隻是覺得那些兵士罪不至死,況且就如那男人所說,他們千辛萬苦逃出來,一未從反賊,二未殺同僚,隻因為曾是反賊下屬便要處死,確實太武斷了些。如今他接了這燕北郡都尉一職,也真正該考慮起城內餘下兩千兵士的生死來,總不能讓那趙將軍一揮手全處決了吧。

衛祈曾經在本朝史書中讀到過,在大周伐齊的腳步中,大將軍趙守正功不可沒,特別是當年的昌州大戰,足足滅了北齊十萬大軍,是伐北戰爭中最為關鍵的一戰。但趙將軍前幾年已經去世,如今這位趙將軍是他的幼子,趙安平,北疆人都稱他為趙小將軍。

回過神來,衛祈朝四處看了看,營地內兵士各司其職,並沒有人多注意他,正對朱昆吩咐著去尋個兵士問問趙將軍回來與否,便聽到一聲:“衛公子!”

衛祈看過去,是那之前帶路的冉大德,便微微頷首。

冉大德走近,諂笑道:“溫將軍命我留下來給你帶路,也好熟悉熟悉情況。”

“那你帶著我在營地內四處逛逛吧。”衛祈看到操練場那邊傳出聲響,又見兵舍後冒著炊煙,往來又有兵士巡行,倒是有些好奇。

“這營地內可不好瞎逛,趙將軍一向都有嚴令的。”冉大德有些為難地道。

“那無妨,尋個地方,我要等趙將軍歸來。”衛祈也不勉強他。

冉大德明白應該是為了剛剛那些漢子的事情,立即眉開眼笑道:“趙將軍歸來必先去操練場視察,不若先去那邊的營房內等待。”

衛祈對他並無惡感,應下後由著他帶路,也狀似隨意地與他閑聊起來,“我聽聞駐紮此地的應該是趙將軍領的一路幽州軍和溫將軍領的一路雲州軍,這燕北郡地屬雲州,可聽你們或者百姓說話間,卻處處以趙將軍為尊,這是為何?”

冉大德眼珠轉了兩轉,又看了四周並無人注意他們交談,衝著衛祈微微一笑。

衛祈當然明白他是何意,當下也不再問,三人沉默間便到了操練場邊。

燕北兵營的操練場比起京都皇城內禁軍的操練場卻是大了許多,但場地卻不如禁軍的場地鋪滿了細沙,隨處可見碎石枯枝,卻是粗陋了一些。場中大概有數千兵士正舉著長槍,分排列練習刺殺動作,每出一擊,喊殺聲震天,聲聲喊得衛祈也有些心潮澎湃的。另一邊,十幾名品級稍高的軍士騎著戰馬立在一邊,兩名武將正騎馬舉刀相互切磋著。誰也沒有注意場邊多了三人。

冉大德將衛祈主仆請到了一間房內,端了茶水立在一邊,最後便把目光放到了朱昆身上。

衛祈會意,吩咐朱昆出去守著門,朱昆習慣以衛祈為主,心裏也不會不痛快,自去守著門不提。

冉大德這才重新堆滿了獻媚的笑容,他知道衛家極重禮儀,湊近衛祈身邊行了一禮方才說道:“公子有所不知,這次圍城,雖有幽雲兩路軍,但北疆軍隊內,若遇平級,向來以趙家為首。”

“哦?”衛祈挑眉,論資曆,論年紀,那溫將軍處處都在趙安平之上。這趙家,在北疆竟有如此大的威望和影響力?

冉大德瞧見衛祈這驚訝的模樣,有些得意,他武藝一般,操練也不勤勉,平日裏就愛偷懶耍滑,所以不太受人重視,閑暇時聽老兵士講了些過往,這時看衛祈有了興趣,當下便賣弄起來:“世人皆知,趙氏一門自大周開朝便守立北邊門戶,趙老將軍更是為滅齊統一北疆立下了汗馬功勞。按理說,這北疆,本來是趙家的天下。為何如今卻是徐大人做了總督?”

衛祈這時也有些懊惱自己在北疆幾月,竟連這些勢力劃分都不太清楚,果真還是如二伯所說一般,渾渾噩噩過著日子,當下也有心探問起來:“這是為何?”

冉大德見他皺眉不知的模樣,心裏歡喜,便打開了話匣子:“若非十幾年前老將軍傷勢過重,告老在家,京都傳來的意思說彼時小將軍年少,還難以撐起家業,不然這總督之位又怎麼能落入徐家手裏。”

“那趙家除了小將軍,便再無別人?”衛祈疑惑道。北方大族,又是代代軍侯,豈會沒有合適的繼承人。

冉大德聽此,也歎了口氣道:“豈會沒有英傑,但不知為何,老將軍當年卻力排眾議,接受了宮裏的旨意。從此,趙家在北疆也不再是一家獨大了,軍中兒郎卻是對趙家仍舊尊敬無比的。北疆五州三十一郡,就是如今,趙家也是領三州軍力,徐係隻占了兩州,隻是那老將軍的弟弟卻不知為何,不與趙家同心,不然這北疆仍是趙家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