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興二十年, 唐王劉定義的小朝廷, 已經據有六州之地。分別是豫州、徐州、揚州、荊州、益州、交州。可以說, 天下十三州, 已得一半。
當然, 這若大的江山, 自然不可能是八歲的小唐王劉定義打下來的。這開疆拓土的功勞, 自然是趙籙這位權傾朝野的宰相大人所為嘛。
說起來,南方諸州,除了益州是一場硬仗, 讓趙籙花了無數心思外,其餘諸州,倒是勢如破竹。
至於那益州的攻防之戰, 趙籙唯感慨的, 就是可惜了那位柴大節度使。那位最後兵敗,寧可火燒錦官城, 也不肯降的人。當然, 比起柴大節度使, 趙籙更可惜的還是錦官城。
東京城, 在這一年, 也不是當初的小縣城。而是一顆坐落於大江北岸的明珠。一座繁華如織, 盛世開來的氣象。
宰相府裏,已經不在任官,而是安心當老太翁的趙子殷, 正在陪著孫兒們念書, 有些老頑童的閑趣。
而杜明月嘛,就是在照顧了她的兒媳婦,畢竟,她家的簡三爺要當爹了。
說來,這幾年裏,杜明月的大兒媳婦宋微娘、二兒媳婦李惠嫻,又是分別給杜明月添了兩個孫孫。
趙家這宰相府上下,孫輩的小少爺,也是一連下來,序齒至六了。
晚間,一大家子用完飯,杜明月與夫君趙子殷閑來消食。
走至花園時,正好瞧著開得燦爛的菊花,一大片一大片惹人眼。
“最近聚會時,那些夫人太夫人們都在捧我這個臭腳。我聽著,總覺得話時有話……”
“夫君,朝中是不是又發生了什麼事情?”
對於長子一手把持朝政這點子事情,杜明月又不聾子瞎子,她這個趙家的老夫人嘛,也是一清二楚的。
隻不過,趙家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可麵皮上,大家都還得裝一裝。
走到趙家今天這一步,杜明月自己都清楚,趙家老少爺們都沒退路了。這是一條富貴凶險並存之路啊。
“唐王下了禪位旨意……”
趙子殷給了杜明月會心一擊,這話都是讓杜明月聽了耳裏,如雷聲陣陣啊。
“是不是再來兩次,唐王的王位就會到了咱們老大的手心裏……”杜明月對於夫君嘛,自然是有話就直接講了出來。
“老大那位置,除了拿這王位,還有退路嗎?”
“沒退路的。”趙子殷自說自話的給了答案。
“是啊,咱們趙家,都沒退路。”
“一退,就是一個死字。”
杜明月頭腦也很清醒,所以,她說話時,也是感歎甚深。
一恍經年,杜明月四十五歲了。而這一年,她的長子要成為半壁江山的主人。嗬嗬,猶記當年,小心謹慎,當年的她哪會想到有富貴如斯的今天……
三辭三讓,唐王的禪位旨意,連下了三回。
趙籙在三回之後,是接下了這禪位旨意。很明顯,成為了半壁江山的主人後,趙籙不準備再謙讓了。
趙籙覺得,他有當仁不讓的大決心,也有那份大毅力,承江山的萬鈞重擔。所以,政事堂準備登基儀式時,不是準備的諸侯王規距,而是天子規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