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稚嫩而富有朝氣的讀書聲伴隨著鳥兒的晨鳴自一間簡陋學堂裏傳出,打破了小山村一夜的寧靜。
九龍村,一個坐落於魏國東北部的普通小山村。相傳曾有一頭遠古神龍在此隕落,身化九段,形成了那環繞村外的九頭山,故而得名。傳說已無從考究,不過村裏人倒也頗以為豪。
學堂簡陋而整潔,一間小小的茅屋,前置一桌,一身著白衣的中年男子,約莫三十歲左右年紀,臉正方闊,較為英俊,正捧書正襟危坐於桌前。男子時而向下方瞟上一眼,若見有頑童嬉鬧或走神便輕咳一聲以示警戒。堂中又分置九小桌,隻見五男四女九名學童端坐其中,正專注的朗誦著先前所聞之詩。
如此半個時辰後,前台男子方才起身吩咐道:“各自回家吃飯,飯畢正式上課。”語罷,起身牽起堂前一少年微笑著步出了學堂,朝村尾而去。
先生名叫楊天,本非九龍村人士,八年前攜一貌若天仙,溫柔善良女子,名喚李菲者,來此定居。兩年後得一子,起名楊凡,便是其所牽少年。三口之家雖說清貧,倒也過得幸福。
聽說這楊天來此之前曾遊覽過幾年大陸,見多識廣,雖不說學富五車,也還算有幾分才氣,在眾人盛情邀請之下做了這個大家都沒有多少學問的小山村的教書先生,平日也多受人尊重。
早飯後不久便開始了一上午的學習,下午則是大家休息娛樂的時間。畢竟是一群小孩子,貪玩的本性是不可免除的,。
九頭山雖然不算大,但山清水秀,風景怡人,對於小孩子來說是最好不過的娛樂地方了。記得有一位江湖相士從這路過的時候說過:“月盈則虧,日中則移,物極必反,人事難全。大道有十,天藏其一,九乃天道。九龍村外繞九頭山,九九歸一,實乃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而村裏也確實多長壽者。那位道長也是從此在這定居,直到百餘歲高齡方才坐化。
午後的九頭山上總是充斥著孩童銀鈴般的笑聲。大人們忙於農作,孩子們便在他們自己的天堂裏盡情的娛樂。捉迷藏,冒險遊戲,抓小動物等等孩童的遊戲在這座環繞小村子的山上一遍遍的進行著。九頭山上多半是四季常青的鬆柏,也有一些槐樹、青岡樹什麼的,多灌木叢,而且還有幾個山洞,這些都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地方。
“青兒,虎子,快點兒,小琳子追上來了,啊!嗬嗬。。”隻見一個身穿青布長衫的敏捷身影,不斷閃開身前的大樹,在林間飛奔著,又不時回頭招呼著夥伴,仔細瞧來,這個矯健的身影不是楊凡是誰。
他身後還緊跟著兩個小身影,一個一身紅衣,俏臉粉嘟嘟的可愛小女孩叫趙青,是楊凡家隔壁趙大叔的女兒,小女孩兩顆黑寶石般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煞是可愛。女孩旁邊一身黃衣的小胖子叫李虎,他爸爸是村裏唯一的鐵匠。最後麵追著大家跑的瘦小身影叫黃琳,是這個小山村村長的兒子,他是四人中年齡和個子都最小的。
至於另外幾個年齡稍大的少年少女們早已自顧自的玩了一會兒便懂事的回家幫忙幹活了。隻剩這幾個年齡較小的孩子還在這九頭山上瘋著,跳著,鬧著。。
他們四個年齡本就接近,且打小玩到大的,關係最是要好不過。小小的九頭山早已被探了無數遍,但他們還是樂此不疲的在這個山上,在這個他們娛樂的天堂裏進行著自己的遊戲。
傍晚,瘋了一天的孩子們也累了,吃過飯後全都早早的等在了張老頭家門口。老張是村裏最會吹牛的人,孩子們都是來聽他講故事的,聽他講那些大陸上稀奇古怪的,驚心動魄的事。小孩子的好奇心最重了,最喜歡的便是奇異的新鮮事,所以每到傍晚老張門口就是全村最熱鬧的地方了。
不過,老張講的那些東西除了一些古老相傳的故事和一些震動大陸無人不知的事跡外多數都是他自己編的,畢竟他從沒有出去遊覽過。所以,有時大人們出來乘涼也過來聽聽,忍不住拿他打趣,少不了拆穿打擊他一下,引來一片笑聲。
小孩子們都對外麵的世界憧憬不已,很想出去看看。這裏麵尤屬楊凡喜歡聽外麵世界的故事,而且反應也快,有時候還能像老輩人那樣揭穿老張的牛皮,讓他哭笑不得。
楊凡的小腦袋瓜裏總想著有一天自己也能出去看看,去創造一段傳奇,書寫一段屬於自己的故事,多年後也有這麼一群孩子圍在一個老人麵前聽他講楊凡的故事。
今天老張給大家講的是他最拿手的大陸曆史故事,孩子們也聽得津津有味。隻聽他講道:“我們這個大陸叫華夏大陸,古往今來不乏傑出的人物,朝代更替也是常有的事。自紀元之初黃帝開朝以來,已不知經曆了幾朝幾代,有曆史記載的,沒有曆史記載的,多如牛毛,數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