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淩自然不會如他般認命,自己已經修煉到培元期第六層,有丹藥輔助,在這靈氣充沛的雲華宗,應該很快能突破武尊,進入到煉氣期。到時候,他隻要再收集一些煉氣期適用的丹方和藥草,就能穩步提高修為。
因為修仙者在培元期停留的時間很短,所以一般把培元期弟子和煉氣期弟子合稱煉氣期弟子,同屬一個輩分,以師兄弟相稱。
嚴淩看了看係統時間已經早晨九點多了,也就是辰時已過,急忙提醒道:“婁大哥,辰時已經過去小半了,我們是不是先去采茶,等回來再聊啊?”
婁來剛重新打起精神來,傻笑幾聲,說道:“走,淩兄弟,我帶你參觀一下這雙溪嶺的景色,順便完成今天的任務。”因為山下有兩條小溪,這座山就命名為雙溪嶺。
就這樣,嚴淩和婁來剛迅速搞好了關係,兩個人每天一早起來采茶,回來後就泡壺茶,坐在一起擺擺龍門陣。每天的申時,都會有弟子把采下的鮮茶葉收走,集中炒製。
來收集茶葉的人大都鼻孔朝天,高傲的很,就像和他們兩人說句話會丟他們身份似的,每次都是來去匆匆的,從不答話。氣得婁來剛每次是能躲則躲,由嚴淩接待他們。
嚴淩覺得,其實這就是一種奴性吧,這種人專好“媚上欺下”。資質好一點就了不起了嗎?資質再好,不也是九成以上都卡在了煉氣期嗎?你瞧不起我,我還不鳥你呢!對於這樣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無視他,超過他!
十幾天下來,在嚴淩旁敲側擊、循循善誘之下,又從婁來剛那裏獲得了不少關於宗門的信息,再加上從弟子手冊上看到的,很難再打聽出什麼新鮮事了。
在一個修仙宗門中,培元期、煉氣期和築基期弟子是基礎,處於金字塔的中下層,他們人數眾多,代表著宗門的未來希望。按照資質的高低,一般把他們劃分為築基期弟子、精英弟子,管事弟子,執事弟子和雜務弟子五個類別。
精英弟子就是指那些修仙資質很好的苗子,比如純靈根、變異靈根或雙優靈根的擁有者。他們一進入宗門,就會被重點培養,靈石、丹藥優先供應,可以心無旁騖地專心修煉。他們之中,更有直接被宗門高層收為弟子的,未來更是不可限量。整個雲華宗,精英弟子有近千人,據說隻有一兩個純靈根者,十個左右的變異靈根者。
管事弟子是指那些被宗門高層選派,具體負責管理這些低級弟子的一批人,他們大多是從精英弟子中選出來的,修為一般在煉氣期巔峰而數次衝擊築基期沒有成功的人,心灰意冷之下就擔任一些職務。
執事弟子大多是擁有三普靈根的弟子,他們除了修煉之外,每年還要去百務殿接取一定的任務才行,通過任務換取一些獎勵來加快修煉。
雜務弟子則是像嚴淩之類的劣等靈根者,他們一年到頭都需要做各種雜務,劈柴、挑水、做飯、種茶、開礦等等苦力活,都要他們承擔。
而地位最高、待遇最好的就是能進入到築基期的弟子了。他們被譽為“上天的寵兒”,隻有築基成功才能算作真正的修仙者,是踏上了修仙路的真正修士。
這些人築基成功後,就能在整個雲華山脈找一處靈氣充足的地方,開辟洞府靜心修煉。宗門不會強求他們承擔任何的事務,隻專心修煉即可,而且每年還會配發給一些稀有材料和大量的靈石,以資助他們加速修煉。他們唯一的必盡義務就是,在本門遭遇大敵時必須出手相助,不得抗命不從。
而操縱門內真正大權的掌門和十大長老,就是從築基期弟子中選拔出來的。
這些人都是那些進入到築基期後,經過漫長歲月的修煉自知無望進入結丹期的弟子或熱衷於權勢者。他們不再願意過那種閉關苦修的日子,而自願負責宗門內大小事物的管理。
楊慶祥和譚千秋都是築基期弟子,但不是長老。他們隻是剛好沒有閉關,才接下了這次招收弟子的任務,因為獎勵中有他們感興趣的東西。
但真正決定門派生死存亡的,還是那些不理外事的金丹期以上的修士們。他們常年在自己洞府閉關修煉或者在外遊曆,所需資源自有宗門負責收集供應,對外則作為一種威懾力量而存在。
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其它宗派才不敢欺上門來,雲華宗才能作為五大修仙宗派之一而屹立上萬年。當然上萬年也不可能一點事情都沒有,也有幾次邪派魔宗大舉攻山,但在高層修士的帶領下,最後都轉危為安。
按照現在的話來說,整個雲華宗就相當於一家大型上市公司。其中,元嬰期的老祖就是董事局主席,金丹期修士則是大董事,董事局成員;掌門人是總經理,十大長老是副總經理,其他築基期弟子則是中小董事;精英弟子是公司未來的儲備人才,正在進修階段;管事弟子是部門經理;執事弟子是一般職員,雜務弟子則是勤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