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解決(1 / 2)

老夫人吩咐了身邊得力的媽媽去榮德那裏將凝絲的賣身契換來,才對容娘道,“絮絮,你可知我陳府簪纓世族,卻不曾行這晨昏定省的規矩麼?”

容娘搖搖頭,“容娘不知。”前世她不學規矩,自然不知這晨昏定省之事,可這世知曉了也不曾來請安。

老夫人麵無表情,“這晨昏定省乃是侍奉父母的規矩。前朝時陳家也是有這規矩的,我嫁到陳家來時便時時侍奉婆母左右。我這婆母借著這規矩打壓庶子,不停折磨,你舅舅的三叔身體不好,不曾娶妻,卻要侍奉她。他適逢下場,奈何被她折磨的厲害了,竟死在了考場上!”

容娘覺得背脊一片冰寒,這樣明著打壓人的還是頭回聽說。

老夫人似是壓抑著什麼,聲音略微低沉,“婦人主持中饋,隻是事酒食禮衣服,所謂‘國不可使預政,家不可使幹蠱’,婦人若有聰明才智,識達古今,應當輔佐君子,助其不足,如此才可不牝雞晨鳴。我當年成了主母,第一件就是免了這晨昏定省的規矩。孝順你的,怎麼都會孝順。忤逆的,又何必讓他天天見你,弄得彼此不愉快呢?”

容娘突然覺得這樣的老夫人有些陌生,發現自己似乎從來沒有真正了解過她。可是老夫人既知道這些道理,又何故養歪庶子?

當你自以為你很了解一個人的時候,其實並沒有明白那個人。

縱使跟一個人相處很久,那人偶爾露出的一麵也可能是你不曾了解的。

就如此時的老夫人。

“絮絮,人生不過數十載,我都六十了,也沒有幾年活頭了。早先的鋒芒都在這後宅中磨盡了,年紀越大就越想起以前的事,我想著啊,若是我去了,

也不必大辦,誥命什麼的也不用管,埋了就是。”

“老夫人福澤深厚,定會長壽。”

“噓,絮絮,聽我說。”

老夫人說著話,抱著容娘的手輕輕摩挲著容娘的背脊,“我當年也有個你這麼標致的姑娘,說來你還得喚她姨媽呢!隻可惜......”隻可惜什麼老夫人卻不再說,話頭一轉“絮絮,你明天便進宮吧。”

容娘愣了愣,控製不住的看了看老夫人,老夫人今天突然來這麼一出,說了這麼多陳年之事,就是為了突出最後一句?

正想著,外麵卻來人說榮德不願歸還凝絲的賣身契。

“人正在外麵候著,老夫人可要見上一見?”

“人都在外麵候著了,還問我作甚!”老夫人突然發怒,將容娘嚇了一跳。

“將人帶進來吧。”老夫人緩和了語氣,“絮絮同我一起看看吧。”

榮德長得人高馬大,膀圓腰粗,說話直接,跪於地上氣勢仍不減,“老夫人,這凝絲的賣身契無論如何奴才是不會拿出來的!”

“哦,這又是為何?”

“回老夫人,不是奴才不願意,實是不可啊。”榮德痛心疾首的說道,表情有些滑稽。“這凝絲的生辰八字是旺奴才亡妻的。唉,這原怪奴才,且聽奴才道來。”

榮德原來是個行商的,家中比起佃農來尚算殷實。媳婦楊氏嫁與他多年,不曾生育。

榮德行商,一年有半年不在家,楊氏有個陪嫁嫁與了個酒大工。就開了個酒家,在家造酒,楊氏能幹,掌管每日錢鈔事物不在話下。

那年榮德在上京賣了蠶絲,正欲歸家,在船上遇見有一美婦生的肌膚似雪,黑發挽髻,千嬌百媚。看得榮德心下直癢,問艄公,“你船中是什麼客人?可有家眷?”

艄公答道“是文昌府蔣巡檢病故,今家小扶靈柩回義州去。這年小的婦人,是巡檢的妾室。相公問她作甚?”

“艄公,你與我問巡檢夫人,若肯將此妾與人,我情願多與她些財禮,討此婦為妾,說的此事成了,我把五兩銀子謝你。”

艄公得信去說,巡檢夫人也覺可以,收了三十兩權當聘禮,就將娘子給榮德了。這婦叫香香,年二十五,榮德當晚就同她作了夫妻。

後回到家,引了香香入家,與楊氏說此事,楊氏見了香香,見她顏色好,焦躁起來,“你既娶來了,可到底不曾奉茶與我。你與她別處去住,不許放在家裏!”

榮德聽得說,“這個容易。”

後將香香養在別處,又出去行商了。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覺榮德已出去半年。榮德此次去了沿海,做了宗大買賣,待榮德回來卻已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