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楔子(1 / 1)

延武年間,諸位公侯擁兵自立,欲反楚王朝占地為王,孤雲皇室式微。

末年,楚明帝駕崩,時年僅七歲的太子孤雲鉦繼位,即為後世所傳楚湣帝。

幼帝孤弱,時朝政由以護國公、太傅為首的輔政大臣把持,大楚皇位實已落入他人之手。

此後不足一年,護國公以幼帝之名,宣諸位公侯進京述職。

甫一入宮,護國公便以謀逆之名將諸位公侯斬於會極門,這便是震驚後世的京門之變。

次年三月,朝中以太傅為首的文武大臣聯名上書,幼帝無能,護國公當取而代之。

不出數日,護國公入主金鑾殿,改國號為周,年號為正始,大周王朝始建。

前朝賦稅繁雜,且常年饑荒,百姓苦不堪言。

周朝始建,太祖周文帝就頒布新政,開倉放糧,輕徭薄賦,期年之後,大周始定。

然,太祖陛下遲遲不立儲君,且嫡長子已逝,嫡長孫年幼,皇子親王伺機而動,及太祖陛下驟然駕崩,紛爭更甚,乃至兵刃相見。

皇長孫還未正名,便已病逝,親王爭端不斷,慕容皇室逐漸凋零,前朝孤雲氏後人起義欲奪王位,異族蠻子數次進犯邊境,大周王朝岌岌可危。

直至正始二十一年,太祖陛下第九子已然就藩遠在北平的惠王揮師南下,自北平起直入應天府,途中以撒網之勢平定各地暴動,又西往狄戎之地鎮壓異族,勢如破竹。

繼而入主紫禁城,成為大周第二代帝王世祖周武帝。

武帝登基之後,廣開言路,征言納諫,勤墾荒地,修道通商,至此,大周趨於繁華,百姓安康。

然,好景不長,武帝因長年征戰,身體虧損甚重,於承德九年病逝。而其膝下並無子孫,唯有一女嘉懿公主。

自武帝駕崩後,國無君主,朝堂混亂。

長公主嘉懿為穩國勢,力排眾議,垂簾聽政,改年號為同和,至此,國定民安,史稱同和之治。

同和八年,長公主應朝中諸大臣之求,將閑散在外的唯一皇室血脈接回京城,教以帝王之禮。

同和十三年,新帝踐祚,大長公主以攝政公主之名輔佐。

同和二十三年,大長公主在朝廷壓力之下,被迫退出朝政。至此,崇仁皇帝正式執政,改年號為太康。

然,崇仁皇帝生性平和,隻圖安逸,不思進取。

國家雖安定,卻無法再進一步,而朝堂之上亦是剛正之氣不足,懷柔之風有餘。

數十年後,國家表麵繁榮,實則時局動蕩,內有勳貴清流爭鬥不休之憂,外亦有各族征戰之患。

卻有人一雙慧眼,看破時局,於永明八年南下,想憑一己之力振興國勢。

而京城也麵臨著新舊交替之憂,一時間京城風雲幻變。新時代就此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