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玉簡裏的故事:
(簡易覺得看和自己同名同姓人的故事,有點兒羞恥感……)
……
一年過去,我的第五個皇子都出生了,可逍遙的肚子還沒動靜。我隻能心中焦急,無意中增加了去她那裏的次數。聽我安排在“逍遙殿”的宮人回稟,隔段時日,太傅夫人便去看逍遙。每每談及的話題,無不是催促逍遙努力生下龍子。可逍遙卻總是含笑不語。這不僅急壞了太傅夫人,更是急煞了我。她到底是不著急還是不願意呢?存著疑問,我見到了逍遙自又沒什麼好話。她卻總是避開我的針鋒相對,一言以蔽之。不知是我認了真還是緣分已到,數月後終於傳來喜訊。
那日下朝後,得知消息的我心中狂喜,卻還要強作鎮定。當即賜下珍寶無數;我歡喜著奔到“逍遙殿”,那一日是兩年來我和逍遙最幸福、輕鬆的時刻。我拉著她問東問西、噓寒問暖;她的話亦比平常多了許多,一雙眼睛都在笑。我不停地和她聊天,那種和諧宛如回到從前。
母後顯然很歡喜。批批養品源源而至,又加派了兩個有經驗的嬤嬤照顧;太傅夫人更是頻頻入宮;而舅父也是四處搜羅珍玩送進宮來。這一切看得我很不快。是我要有兒子了,他們有必要這般興奮麼?為此,我每到“逍遙殿”便發牢騷。
一次,逍遙實在忍不住回嘴:“這孩子是男是女還未定,您擔心甚麼?”我氣道:“若真生的是龍子,我寧可溺死他,也不會給他人做砝碼!”那一刻,逍遙的臉“唰”地白了。……例若這般情景好似家常便飯;不幾日便要上演一回。太醫遵照母後的吩咐,明確對我回稟。他說逍遙體弱,是不能動氣的,否則胎兒難保。可我卻總控製不住自己的脾氣,全然不若上朝時的鎮定穩然。直到逍遙見了幾次紅,母後便將她接到自己宮中照顧,不允我見她。
朝堂上,我的幾項革新都遭到舅父及其舊部的阻攔,經濟、農事、軍兵等事項上的推動極慢。看著那些人才不能提拔,好的民生計劃不能實施,我心急如焚。也曾多次找到太傅,希望他能予以支持。可每回得到的不過是托詞:“陛下年少,萬勿性急;用策取良還當緩以進之。”……動舅父不是時候,可我對後宮的酒色早已煩溺;我的逍遙又被母後藏了起來。於是,內心的不滿與日俱增。
逍遙作為皇後的第二個生日又到了,我心存愧疚想好好彌補,可奈何她上次當中宣布自己不慶壽辰。我也隻得另想辦法私底下哄她開心。進到母後的宮殿,就聽見那令我懷念久已的笑聲。走進去便正見她笑得無憂,可她見了我卻立刻收起眉眼,起身中規中矩地行禮。我滿腔熱情被撲滅,好沒意思。母後也不曉得回避,隻氣定神閑地擋在我倆中間;而逍遙對我的暗示也視而不見。
終於,一個時辰後,我多日來的不滿和委屈爆發,準備好的溫言軟語都化為利鋒尖刺,直直地刺向逍遙。我不知道當時自己都講了些什麼,當時我的頭腦一片混淆、嗡嗡作響,嘴巴早已不受控製。唯一記得的是逍遙的臉色由紅變白,全身不住地顫抖;那雙眸子噙滿淚花,原本粉紅的下唇被咬得漲血,紅得分外妖嬈。一旁的母後也是一臉不可置信。
當我清醒時,就隻見逍遙倒在地上,閉緊了雙眼,身下一片血跡,而周遭業已嘩然紛亂。當太醫歎息著從內室出來,我便知道我和逍遙那不足五個月的孩兒沒了,是個可愛的公主;而那天正是逍遙的生辰……
之後,我一直不敢正視她,那孩子也成了宮中的禁忌。母後甚至不允許有身孕和子嗣的妃子走出她們的院子。這樣的生活維持了一個月。我終於想明白:即使是我錯了,也得強硬,不然這輩子就都別想見逍遙了。於是,我帶著那五個皇子天天往“逍遙殿”報到。那時,我的後宮已多出了十個妃子,其中一個剛產下“六皇子”。我異想天開,不顧母後的否定,強將孩子塞給逍遙照料,希望用以毒攻毒來化解她對我的怨意。
起初,逍遙堅定地拒絕,我便勒令奶娘抱著孩子站在門外,又告訴她若是不養,便就讓那孩子凍死在殿外麵算了。最終,意料之中,逍遙接納了他。此後,凡是與這孩子有關的,逍遙莫不親力親為;身體也漸漸有了起色,臉上也重有了笑意,雖那隻是對著孩子的時候,可我也是高興的。我又要求她給孩子起名,她思索片刻,便在紙上寫下“荇默”。
六皇兒荇默對逍遙也是極親近的,片刻都不肯離她懷抱。隻苦了我,每晚都是幹瞪眼。對於眼下的大好形勢,母後卻連連歎氣,那時的我很不理解。現在才明白過來,逍遙是極善良的人,她便是對著別人的孩子也會極慈善的。可惜苦著她自己在心中煎熬,也許那時她****對著荇默,便****想起自己的孩子。這種苦她偏要笑著咽下去。可到現在我都不能明白的是,為什麼最愛她的我總是不懂她,往往隻有父皇和母後會一語中的。現今,我有充足的時間去回憶過往,竟發現,我給她的傷每天都在翻新。
逍遙十七歲時,我的九皇子誕生。沒錯,這是我和逍遙的孩子。那時,母後提出將荇默送回其生母身邊。可這孩子沒日沒夜的哭,哭痛了我的耳朵,哭軟了逍遙的心。就在我煩得想將他扔出去那刻,逍遙抱他進了懷裏。後來,兩個孩子她一塊兒教養、一般疼愛、不分親疏。兩個年歲相近的孩子自然處的親密無間。我給我們的孩子取名“佑澤”,希望他能得到上天的福澤保佑,來日成為我鬆獵國的英明君主。
此後五年,逍遙過得平靜而怡然,每日忙碌而欣易;漸漸地紅潤爬上了她的臉龐。我於朝廷上的手段也正式展開,鎮日裏計劃著提拔無勢力背景的良材班子,計劃著分解舅父的勢力,操持著軍務的加強,考慮著如何使百姓的生活富庶。為了瓦解舊勢力,將王權重集於手中;為了不再出現一個“歐陽世家”,我選擇了一個最便捷的方法——納妃,收買舊臣的心。讓我的妃子們生下他們的外孫,讓他們無法集權於一人。這五年裏我的後宮又多了二十個妃子,我的皇女由兩個增加到十五個,皇子也增了七、八個;不過這些在我眼中不過是數字概念而已。逍遙對此沒有任何微詞,我想她可能是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