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和環境融為一體的本事兒,讓簡保常看得驚歎不已,不禁心中暗道:他還差的遠呢!……話說,延和四十三年的內閣首輔簡廣聞,年少時也是一翩翩少年郎,文弱清秀得與青壯年之後的形象南轅北轍,仿若兩人。盡管文弱,簡廣聞卻有一個持劍騎馬走天涯的夢想。那年,簡廣聞考中了舉人,全家尚處在人人歡顏之中,他便又被一個大餡兒餅砸中。懷揣著儒俠夢的少年,決定入世走天涯,一邊體味市井世情,一邊觀察民。生百態,有一次,乘舟江上時,正遇匪徒劫船。本著行俠仗義、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準則,簡廣聞毫不猶豫地彎弓射弩,雙劍齊拚,愣是將一船的婦孺救下。也正是因此,他結識了前內閣首輔、已經致仕歸鄉的文忠仁。文忠仁愛。他聰慧。性。淳、顏俊目清、品行優良、舉止妥當,又才高識廣,見微知著且懂補短延長,故而做主將嫡親的孫女兒,許給了他;又邀他到自己開辦的清風書院讀書會友。鑒於婚姻大事向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簡廣聞當即返鄉,向自家長輩至親一一道來。簡家當時,不過是一般的鄉紳富戶,整個姻親算來,也隻有簡廣聞的親祖母,簡老太太的外甥考中過同進士,外放到偏僻之地,做了個六品官。

故而,和文家結成秦晉之好這件事兒,在簡廣聞母親眼裏,著實當應。說來,簡家全家也隻有簡老太太另有心意,其餘親眷盡皆歡喜。而簡太太為了兒子的前途,愣是對婆婆簡老太太連蒙帶哄,將婚事辦下。簡廣聞婚後不久,攜妻遠遊至邊關,拜會同族遠居的人瑞長輩,不想,路遇蠻。夷。戰隊叩邊攻城,危難之際,簡廣聞為護妻子,將新婚妻子托給書童,命其護送妻子至族中長輩住所,自己則和城門外的小兵一起向外拚殺。待援軍到,簡廣聞尚未鬆緩下來,卻得霹靂一擊——城內有蠻。子內應,城中大戶人家十之八。九受到攻擊。簡廣聞本憑著僥幸心理,奔至族人居處,看到的隻是長廊大宅之殘垣斷壁,再難尋一人之蹤跡。悲痛交加的簡廣聞吐血而倒,再醒來,已歸至家中。後來,為妻子文氏守了一載,仍舊徘徊在痛苦之中的簡廣聞決定上京趕考。高中狀元衣錦還鄉的他,卻猛然得知,簡老太太瞞著兒媳,替孫子聘了外甥孫女兒吳氏為妻。盡管心中萬般不願,然在簡父之命、在簡老太太一哭二鬧三上吊中,簡廣聞最終認下親事。……“陛下,這世間之事兒,偏偏就占了‘巧’字,那吳氏隨夫入京第一載,便誕下一名男嬰,而就在簡家舉家慶賀男孫百歲兒時,簡廣聞的元配文氏,在簡氏族人的陪伴下,找上門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