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初人,那是宮廷中無品無級無人數限製的最低一級宮婦,而簡氏之所以能成為承初人,也不過是在一個日光充足的午後,她負責打掃的一間書閣,被皇帝趙汛誤入……那一年,她原是有了出宮資格的。
到懷有龍裔,一步跨入二十七世婦的階層,成為正五品才人的簡氏,已經年近二十六歲;及至誕下趙河,被趙汛升為美人,特賜入主合順宮正殿的資格。
這一步步走來,簡氏從來隻有升無有降,一路順風順水的登上了高位。
當然,這種晉升之路,倒不至於為簡易稱歎,主要是簡氏那種有自知之明的低等智慧運用,讓她立於了不敗之地。
她誕下趙河之後,便心得意滿,自覺生子有風險,懷孕需謹慎,她便挑在了德妃要和貴妃過招的恰當時候,故意飲下了當時的貴妃賜下的藥,成為平晏帝一朝後宮血雨腥風鬥爭序幕的拉起者。
估計平晏帝也覺得他這個有身材沒腦子特別乖順聽話的愛妃太倒黴,抱著同情心特封了簡氏正三品的婕妤。
一般人遇到這種事兒,甭管想得開想不開的,都得把這輩子唯一一個孩子,還是將來靠山的兒子,當眼珠子一般珍惜。可惜,簡氏不是。
別看她嘴上和皇帝趙汛說得好聽,說什麼男孩子要皮實著養,將來好給太子殿下做臂膀,便是隨/性/長得有些不爭氣啦,有仁厚的太子殿下看顧,也能平安一生,正所謂“惟願我兒餘且魯,平平安安到公卿”。
其實,她就是不願意在自己孩子身上投入太多的感情,在後宮裏冷眼旁觀十數載,看到的都是陰暗麵兒,她覺得,後宮的孩子實在太難以養活,與其浪費精力感情的投入到一場虧本率極大的投資上,不若隨緣而看,反正一切都是命,是她的跑不掉,不是她的也強求不得,還不若高高興興的在後宮享受生活,巴結好了皇帝能升位分,享受更高層次的生活才是重點。
(其實看到這兒,簡易對趙河特別同情,有這麼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母親,他可真夠辛苦的!當然事情都有兩麵性,正因為簡氏放養兒子的特立獨行,才會引起皇帝趙汛的好奇和喜歡,畢竟以皇帝對太子的疼愛,他的確不喜歡那些恨不得將兒子培養成皇位繼承人的做派……也許,簡氏的順遂和此有很大幹係?……但不管怎麼樣,簡氏也隻能說是無心栽柳柳成蔭,純粹是巧合,她就是那麼一個自私的人。其實,簡易有一點想不明白的是,既然簡氏生下趙河,又不重視,那麼她作甚還要忍著疼痛懷孕生子涅?)
簡氏的確自私,可她也不是沒有頭腦之人,正是因為她將自己養孩子的方式,用一種極為合適的話說出來,贏得了趙汛初步的好奇和好感之後,她還言行一致的堅持下去,那種於細節中透露出來的真實想法兒,讓長期觀察簡氏的皇帝趙汛龍心大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