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雞破啼,霞光曦微。
天還未大亮,周府上上下下已經開始忙碌了起來。
張燈結彩,披紅掛綠,鬥大的喜字貼的滿院都是。
本應是喜慶之事,忙碌的眾人臉上卻絲毫不見喜悅之意,無不愁雲密布,偌大個周府氣氛壓抑非常。
丫鬟仆役們忙碌著自己手中的活計,不時的將憐憫的目光投向正在給鸚鵡喂食的一個少年。
這少年約莫十五六歲,麵目白皙,五官清秀,看似漫不經心,實則眉宇間的那股憂鬱之氣怎麼也遮掩不住。
忙不迭跑過來的管家劉三,抹了把頭上的汗水,臉上強擠出一絲笑容:“少爺,宣旨的禦使黃大人今日要回京複旨,柳城的大小官吏都前往恭送,您不去相送一下?”
少年揮了揮手,仿佛在驅趕一隻蒼蠅一般,不耐煩地說道:“多大的事兒啊!這點小事,你看著辦就行了,沒看到少爺我正忙著呢?”
這話讓劉三瞠目結舌:“喂鸚鵡是忙正事,恭送宣旨的皇家禦使,反倒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少爺,這黃大人可是來向您宣布聖上旨意,接您赴翰林院任職啊,您怎麼沒一同前往?還有皇上禦賜的‘三元及第’金匾,您看放到哪裏合適?”劉三小心翼翼的提醒道。
“當今聖上以仁孝治天下,我已修書一封告知,父母在不遠行。至於那個牌匾,你要是喜歡就拿回家好了。要是不喜歡,呃……,就劈了當材燒吧。”少年頗不耐煩說著,提起鳥籠轉身向府外走去。
先祖遺訓,非武職不得入仕。赴翰林院任職為文官,違反祖訓不說,也徹底葬送了父親乃至周氏幾代人的夙願。
至於禦賜的金匾,此一時彼一時,如若沒有發生那件事,三元及第的牌匾當可稱得上錦上添花,如今隻是徒添堵物而已。
周靖借著給鸚鵡喂食之際,已經盤算清楚其中的厲害關係,不過這些事都需慢慢計議。眼前,有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需要他去做!
不明原由的劉三聽到這話,不由得驚得目瞪口呆,無數人為之眼熱的東西,少爺竟然不把它當回事!
不過隨即就轉念想到,少爺乃是人中龍鳳,豈可以普通人度之,雖然暫時受挫,他日必將東山再起。
隻是可恨,鄭家竟然能做出如此人神共憤之事!
婚期將至,卻將聘禮退還,如若發生在貧寒之家,此事倒也不鮮見。可是,這是柳城赫赫有名的周府,少爺不僅是武襄公之後,更是聞名遐邇的三元及第狀元郎。
少爺以十六歲未及弱冠之齡,連中三元。殿試之時,更是以一首洛神賦,讓一眾參與殿試的舉子心悅誠服。
聖上龍顏大悅,當即欽點為頭名狀元,成為離國八百年來,年紀最幼的“三元及第”文榜狀元郎。
更為難得的是,他修煉天賦也極高,年級輕輕便已達到氣海境第三重境界的修為,成為年輕一輩中的翹楚。
在大離王朝三十六軍州,四百八十一座城池中,沉寂許久的柳城,也因他而再次聲名鵲起。
大離王朝,文武並舉,文風昌盛,武道同樣興隆。自三百年前出了個武襄公周慶元之後,出將入相成為了不少人的追求目標。
文試之路,經曆縣試、郡試、州試披荊斬棘之後,殺到最後的殿試才是真正的魚躍龍門之機。若被皇帝頭名欽點為狀元,自此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當然,這隻是針對普通人而言,對世家大族來說,百無一用是書生,修煉武道博得馬上封侯,方為正途。
武道之途,同樣要經曆諸般考試。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武道有其特殊的境界劃分,一般為常人所熟知的有淬體境,氣海境,通玄境等,在上更有虛無縹緲的神境之說。
周靖在力挫十八州武舉之後,成為奪取武狀元最熱門的人選,甚至有不少人背地裏稱呼他為“小武襄公”。
三百年前的武襄公周慶元,十八歲連中文武兩榜狀元,時蠻王狄億興兵來犯,連陷大離王朝八十三座城池,大有一呑寰宇之勢。
連番大戰之下,朝中武將凋零,幾無可用之將。東南諸國見有可趁之機,均厲兵秣馬,虎視眈眈。當時,滿朝人心惶惶,言官不言薦,文官不言戰。
割地、稱臣、納貢、和親的輿論喧囂至上。周慶元力排眾議,親率八千周氏子弟,一戰盡逐蠻軍,收複失地;再戰,逐敵千裏,斬首無算,繳獲牛馬無數,三戰,直搗蠻族王庭,嚇得狄億遠遁千裏,自此不敢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