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山中青陽峰上, 惜花老祖座下的三位徒兒正在開會。
要說這惜花老祖, 明明是個慈眉善目的老頭子, 此生磊落從未做過那等偷香竊玉之事, 偏偏取了“惜花”二字為道號, 聽著倒像是合歡門下那些放浪不羈亦正亦邪的妖孽們。
其實, 這惜花老祖卻是禦妖門中最正經不過的一位長老了。
再說這禦妖門, 於此方名為景興的中等世界裏,禦妖門在明麵上隻能算是二三等門派,素來十分低調, 萬事不做第一個出頭的。景興世界的正道修真勢力可統稱為三宗六派九門,三宗為首,六派九門居中, 其下還有小門派、小世家無數, 而這禦妖門就屬於“九門”中的一門。
和三宗相比,禦妖門雖不甚起眼, 但畢竟屹立了千萬年, 想來也是有些底蘊的。
步清善咬著傳說中一百年一開花一百年一結果再一百年才成熟的清心養靈果, 吊兒郎當地說:“難得師父又雲遊去了, 還說歸期未定, 隻怕我們的小師弟已有眉目了。”
惜花老祖尚年輕時曾掐指一算, 料得此生該有四份師徒緣分,如今三位徒弟已經齊聚,大徒兒沈清上, 二徒兒有琴清若, 三徒兒步清善,就等那剩下的最後一位了。
沈清上年紀最長,見步清善一刻不停地吃著,就勸道:“你且少吃些吧,這果子也是靈物,哪禁得起你這般囫圇吞棗的。”他既是大師兄,為人就比較沉穩,一直以來都很有兄長的樣子。
步清善嘻嘻一笑,並沒有往心裏去。
沈清上並不是真舍不得這果子。清心養靈果在別處難得,但在這青陽峰上卻長得到處都是,命侍童隨手去摘了來,就能有一大籮筐。隻是這果子名頭好,味道卻極酸,沈清上是怕步清善吃多了傷胃。
相處了這些年,步清善當然了解大師兄的心思,知道他嚴肅的表情下藏著一顆老媽子的心。
有琴清若慢慢擦著自己手中的劍,順著步清善前頭那話繼續說道:“也不一定就是小師弟了,或許能是個小師妹,正好和我做伴兒。”雖是女子,她身上卻穿著和沈清上、步清善一樣款式的道袍,連頭發都梳得一模一樣,隻用一根木簪子固定,再無別的裝飾,瞧著頗有一些颯爽。
“不管是小師弟,還是小師妹,入了我們青陽峰,就該守青陽峰的規矩。”步清善不客氣地說。
有琴清若眉眼一彎,雖沒有再接話,卻是極其讚同步清善話中的意思。
“我們青陽峰哪有什麼規矩?隻這忠心二字必得牢記在心罷了。”沈清上笑著說。
青陽峰上的確沒什麼規矩,惜花老祖最是寬和不過,待三位徒弟至誠至善。沈清上、有琴清若和步清善三人都是從嬰兒時就被惜花老祖撿回來一點點帶大的,其中情誼自不必說。
三位徒兒如今也摸透了師父的心思,曉得他麵善心更善。這樣一來,步清善三人總免不了會反過來擔心師父,怕他在外頭或是被人利用了或是被人哄騙了,總之十分放心不下。
“究竟是小師弟,還是小師妹,等師父歸來,我們就能知道了。若他是個好的,我們必好好待他;若他不好,未免叫師父傷心,我們也能把他一點點板正教好了!”步清善表情嚴肅地保證說。
步清善從不覺得自己是個好人,但他卻是受不得別人對他的好。
若有一個人對他一倍好,他必報之百倍。
惜花老祖疼愛他們多年,步清善自然就不願意讓惜花老祖傷心失望。
其實不光是他這樣,沈清上和有琴清若也是一樣的。
說來,步清善本不是此方中人,他是穿越的。在他穿越前,他也姓步,卻不叫步清善。
他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孩子,母親早逝、父親失蹤,全靠同村的一家好心夫妻接濟,才能順順利利長大。那對夫妻被人喚作春叔春嫂。步清善直到現在都還記得他們的樣貌。
他那時候小小年紀無依無靠,春叔春嫂卻也不把他當個累贅,總真心待他。雖他們家裏也不寬裕,但夫妻二人有自己一口吃的,就不會少了步清善那一口,不說多好吧,但一定管飽。
靠著獎學金,步清善一路順利上了大學,自然想著要報答這一家。
也是不巧,他某一年回鄉時正好瞧見春叔春嫂家的那對龍鳳雙胞胎在水庫中玩水。這兩孩子才十歲左右,最是貪玩的時候。步清善路過時,一個孩子溺水了,另一個孩子不自量力要救人也溺水了。
步清善毫不猶豫就跳下去救他們了。他原不是這麼好心的人,但那是恩人的孩子呀,是春叔春嫂的命根子,他們若出了事,春叔春嫂指不定多傷心呢,步清善如何能不去救他們呢!若不是春叔春嫂,他早該在小時候徹夜發燒無人照看時病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