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途奔襲的戰爭也不是沒有,當年霍去病憑著一腔血氣驍勇及八百騎兵,在茫茫大漠裏奔馳數百裏尋找敵人蹤跡,結果他獨創的長途奔襲遭遇戰首戰告捷,斬敵二千餘人,匈奴單於的兩個叔父一個斃命一個被活捉。
元狩二年的春天,霍去病被任命為驃騎將軍,獨自率領精兵一萬出征匈奴。在千裏大漠中閃電奔襲,打了一場漂亮的大迂回戰。六天中他轉戰匈奴五部落,一路猛進,並在皋蘭山與匈奴盧侯、折蘭王打了一場硬碰硬的生死戰。在此戰中,霍去病慘勝,一萬精兵僅餘三千人。而匈奴更是損失慘重——盧侯王和折蘭王都戰死,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被俘虜,斬敵八千九百六十,匈奴休屠祭天金人也成了漢軍的戰利品
元狩四年,為了徹底消滅匈奴主力,漢武帝發起了規模空前的漠北大戰。這場大戰中霍去病在深入漠北尋找匈奴主力的過程中,霍去病率部奔襲兩千多裏,以一萬五千的損失數量,殲敵七萬多人,俘虜匈奴王爺三人,以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大約是渴望碰上匈奴單於,霍去病一路追殺,來到了肯特山一帶。就在那裏,霍去病暫作停頓,率大軍進行了祭天地的典禮——祭天封禮於狼居胥山舉行,祭地禪禮於姑衍山舉行。封狼居胥之後,霍去病繼續率軍深入追擊匈奴,一直打到翰海,方才回兵。從長安出發,一直奔襲至貝加爾湖。
“就這麼決定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王祖威,鄧正來,聶鬆柏,司徒雷登,盧薩卡,孫英傑和寡人出兵蘭州。孔召文坐震武威,孫東方坐震西北牧場。”楊成風道。
……
張掖位於河西走廊中部。麵積4240平方千米。人口一百萬。漢族為主,另有裕固族.回、蒙 古等25個少數民族。漢武帝元鼎六年置張掖郡,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盛產小麥、玉米、水稻、豆類、油料、瓜果、蔬菜、煤炭、紡織、釀造等。自古有金張掖、銀武威之美譽。土特產品有元蔥、蘋果梨、烏江米、紅棗、發菜、絲路春酒等。市內有大佛寺、木塔寺、鎮遠樓、黑水國遺址等名勝古跡。
另外張掖的山丹軍馬場特別是有名,是大秦帝國的軍馬基地,山丹軍馬場地勢平坦,水草豐茂,夏季綠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黃,是馬匹繁衍、生長的理想場所。自西漢以來,這裏以當地蒙古馬為基礎,又引進了各種西域良馬,雜交培育出的山丹馬馳名天下,這裏遂成為曆代皇家軍馬養殖基地,經久不哀。山丹馬體形勻稱,粗壯結實,雄健膘悍,耐粗飼,適應性良好,速度和持久力俱優,是馱、乘用的良驥,目前共有十萬多匹馬。但是這次蒙古人占領張掖後,山丹軍馬場也落到了蒙古人的手裏。
山丹軍馬場和原來是是馬家牧場不同,馬家牧場是私人牧場,而山丹軍馬場是屬於朝廷的牧場,朝廷的三成軍馬來源於山丹軍馬場。隨著山丹軍馬場的陷落,就等於朝廷失去了三成軍馬。
十一月五日,楊成風以司徒雷登為先鋒,鄧正來為後軍,六萬鐵騎,一人三馬,帶著一個月的幹糧向蘭州出發。
十一月七日,六萬鐵騎浩浩蕩蕩進入張掖地界,王祖威來到楊成風身邊道:“殿下,山丹軍馬場是重要的軍馬場,如果那些蒙古人知道了我們進攻蘭州的消息,殺死山丹軍馬場的所以戰馬怎麼辦?”
楊成風一愣,雖然沒有想到這個問題。在冷兵器時代,戰馬是重要的資源,在南方,一匹戰馬可以賣一百兩銀子。山丹軍馬場的十幾萬戰馬是非常寶貴的資源,如此蒙古人在得知他攻擊蘭州後,把山丹軍馬場的戰馬全部殺死,雖然收複了蘭州,但是相當於十幾萬戰馬來說,小小的蘭州不算什麼。
“你的意思是……?”楊成風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