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繡有粉色花瓣的緊身綢衣,柔軟地貼在周欣雯身上,襯出鼓鼓的雙峰,給人蓬勃欲出的感覺,纖細的腰身下恰到好處地突著豐滿的圓臀,整一個魔鬼身材,配上一雙含情脈脈的杏兒眼,顧盼流轉間帶著一股笑意,活脫脫一個香豔的大美人兒。
她以一個優雅的姿態靠在柔榻上,手中拿著一本書,津津有味的看著,聽見自己丫鬟的話,美人兒輕輕的應了一聲,沒有說話。
“可是明天四皇子他也要去那裏。”丫鬟小憐有些擔心的說道。
“哦。”美人兒還是沒有反映。
“小姐,你說話呀?”見小姐還是沒有反映,丫鬟的小臉蛋有些微紅,神情也顯得有些著急。
“說什麼?一切都是命。”周欣雯看著遠方幽幽的說道。
……
洛陽秦宮經曆代修繕,覆壓數十裏,黃河之水自東北流入宮牆半日方可流出。宮內掘土為池,積石成山。綠蔭間紅牆綠瓦樓閣高聳,飛簷鬥角,巍峨雄偉,氣勢磅礴,內中宮女太監數以萬計。
毓德宮是秦後寢宮,有總管、副總管各一名,太監宮女各二十四名。小太監阮安似乎成熟了許多,以前的滿臉笑容消失無蹤。平時沉默寡言,極少開腔,但他手腳麻利,聰明好學,因此人緣頗好。
大秦立國數百年,昔日雄居北方的帝王崢嶸,早已被掩埋在幽暗的深宮裏。如今的秦帝性好漁色,後宮佳麗如雲,有名號的妃嬪便有百十人。秦帝尤其寵愛榮妃,常在榮妃所居的倚蘭館留宿,極少涉足毓德宮。
秦後王蕙蓉是大將軍王飛之女,年紀不過四十多,當年大皇子生母,因秦帝尤其寵愛榮妃,故此眉目間常帶憂色,對爭奪帝寵的榮妃更是恨之入骨。而榮妃自恃嬌寵,其兄尉遲占與王飛同為大將軍,身份尊貴,對王皇後也不放在眼內。其他嬪妃夾在皇後與寵妃之間,無不小心翼翼。
阮安在毓德宮白天灑掃庭院,夜間照看香燭、更漏。他做事謹慎小心,不辭勞苦。王皇後對這個敏捷伶俐的小太監也不由多看兩眼。
這日,阮安正在院水潑水去暑,忽然皇後傳見。
王皇後倚在桌旁,淡淡說:“把這盤糕點送到猗蘭館,看著榮娘娘吃完,回來覆命。”
阮安答應一聲,捧起盤子,小心地退了出去。
糕點淡黃色,像是蜂蜜調製,看上去香甜可口。阮安暗暗納罕,皇後與榮妃不合,宮中幾乎盡人皆知,怎麼大熱天讓自己去送糕點?猛然省起一事,心裏暗暗叫苦。
……
倚蘭館臨代水而建,精緻雅潔。周圍綠樹成蔭,涼風習習,走入館內,頂著太陽跑了一路的太監阮安頓時熱汗全消。
他躡手躡腳走入西殿。殿內布設華麗,周圍放滿各種奇珍異寶。尤其是殿角的一枝紅珊瑚,狀若小山,高近丈許,通體赤紅。枝條上遍佈各色寶石,閃閃發亮。大殿正中是一張整玉打造的床榻,光潤如脂,上麵鋪著精緻的象牙席。周圍四個宮女舉著涼扇輕輕搖動。綠色的紗帳中隱隱橫臥著一段雪白的玉體,罩著一層紅紗,看不清麵目。
“你叫什麼名字?”帳中傳出一個溫軟的聲音,說不出的柔媚動聽。
阮安連忙磕頭,“小的是毓德宮黃門阮安,奉皇後之命,給娘娘送些東西。”
一隻柔若無骨的玉手撩起碧紗,十指修長光潔,比帳下玉榻更細更白。帳內人輕笑一聲,“什麼東西?”
阮安連忙把手中的盤子舉到頭頂。
……
洛陽有三絕:洛陽水席、洛陽牡丹和龍門石窟。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牡丹是中國傳統名花,號稱“花中之王”,用“國色天香”來形容毫不為過。唐代詩人白居易“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劉禹錫“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等膾炙人口的詩句,生動地描述了洛陽人們當時傾城觀花的盛況。
龍門石窟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直至現在,現存佛像十萬餘尊,窟龕二千三百多個,同甘肅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並稱佛教石窟藝術的三大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