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興漢得到朵顏長昂親口說出合並兩支衛軍的承諾,是喜憂參半。喜的是經過近一年的努力,終於促使兀良哈人對火槍兵歸心,一番心思沒有白費;憂的是隨著他們的歸順,自己所需要承擔的責任也更大,不但要保護他們的安全,還要保證部眾衣食無憂,這對需要依靠自己的能力生存的火槍兵將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並且,他們在長期的遊牧生活中形成了特殊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若是不能讓兩支具有不同習慣和信仰的衛軍相互尊敬和睦相處,就會摩擦不斷產生嫌隙,必須教育火槍兵正視這個非常敏感的問題。若是做不到以上這幾點,即使他們現在歸順,以後還會產生異心分裂出去。
患難見真情,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次合作,就獲得一場完勝得,初步建立了相互信任,得到兩軍合並的消息更是錦上添花。在潘興漢的親自監督之下,朵顏長昂作為地主,舉辦了一次聯歡慶典,熱熱鬧鬧的渡過兩軍合作的第一個夜晚。
雖然天寒地凍,並沒妨礙兩軍狂歡。在朵顏長昂圓頂大帳前麵的空地上,轉著圈點起了一堆堆篝火,火槍兵軍卒和兀良哈騎士圍坐在一起,盡情享受戰爭勝利後的喜悅。
潘興漢在朵顏長昂的陪同下,坐在大帳前饒有興致的看著兩支具有不同信仰和生活習俗的軍隊像親兄弟一樣互相交流。“不變的是信仰,改變的是生活。”此時潘興漢終於理解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雖然以前潘興漢與兀良哈人接觸過幾次,但那都是在雙方全副武裝的情形下,今天終於看到了放下刀劍脫下盔甲的兀良哈人在生活中的真實狀態。
與潘興漢想象的中亞部落的呆板教條一絲不苟的生活習俗完全不同,兀良哈人與所有的北方遊牧部落一樣,是個能歌善舞熱情好客的民族,他們更接近韃靼人的生活習俗,真誠熱心、不拘小節、粗獷豪放。
在皮鼓的伴奏下,彪悍的兀良哈武士們跳著類似薩滿請神舞蹈的‘噶擺舞’,唱著蒼涼悲壯又略帶孤寂的牧歌。更讓潘興漢想不到的是,兀良哈女子並沒有黑紗覆麵見不得外人,與此相反,如同在世界上無處不在的四處流浪的吉普賽人一般,落落大方的為客人斟奶茶、布食物,說笑逗趣。
有些活潑好動的少女還時不時隨著樂鼓節奏輕快的扭腰擺臀長舒猿臂與本部族對眼的武士翩翩對舞、眉目傳情。每每遇到這種情況,兀良哈人總會爆發出一陣類似現代中學生起哄的善意哄笑甚至是祝福,當然也會引來更多年青武士的充滿嫉妒無奈的歎息,大有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的意味。
作為兩軍新的首領,潘興漢自然優先享受到美麗少女的侍奉。一位年紀約有十六七歲的端莊少女端著錫壺頻繁為潘興漢和陪坐在旁邊的朵顏長昂斟滿香甜的奶茶。
作為現代維和警察,潘興漢出國執行任務時候沒少接觸西方女性,但在他眼裏都沒有這個少女漂亮。此女兼具東西方美女優點於一身,具有明顯的混血特征,比著名中西方混血美女阿洛蒂雅還要美上七分。長著吉恩.蒂爾尼的顴骨,伊麗莎白.泰勒的雙眸,瑪麗蓮.夢露的豐胸,格蕾絲.凱莉的纖腰,奧黛麗.赫本的肥臀,全身充滿楊玉環的雍容華貴高雅大方,尤其是眼眸婉轉著如伊莎貝爾.阿佳妮般令人魂牽夢繞的會說話的流光,讓人一看就產生一種稍顯心痛的憐愛之心。
潘興漢暗暗讚歎少女的美貌,更被她眸子裏蘊含的若絞碎的月光般純淨、淒冷、憂鬱的目光所吸引,不自覺的將注意力傾注到少女身上。看到這種情景,朵顏長昂會心一笑,“朵顏雍瑪,你老是埋怨在部族之內遇不到真正配得上與你共舞的英雄,今天何不陪潘將軍舞上一曲!”
聽到父親的提議,朵顏雍瑪既沒反對,也沒答應,隻是隱藏在眸子裏的那種淒冷憂鬱更加濃鬱,放下茶壺,一言不發的走回後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