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1 / 3)

楊歆琬重生以後, 就從來沒見過周媽媽, 所以這還是周媽媽第一次見到楊歆琬, 之前聽春杏說楊歆琬怎麼怎麼變了她沒什麼感覺, 如今看到就發現她是真的變了。

她奶了楊歆琬, 可謂是除了她親人之外最親近的人, 往常要是她的表情不好, 她都要為她多思慮片刻,猜想她是不是遇到了什麼難事,哪像現在她都哭成了這個樣子, 她還無動於衷。

屋裏就剩下了周媽媽哀戚的哭聲,拖長沙啞的哭聲在空蕩蕩的屋裏回響,聽著有幾分的滲人。

楊老夫人見孫女沒有表情, 自然也不會可憐周媽媽, 聽她哭聲聽的歪膩,便道:“把眼淚抹了, 哭的那麼淒慘別人不知道的還以為屋裏發生什麼事了!”

周媽媽一噎, 拿著汗巾子蒙住了臉跪在地上笨重的身體一下下的抽泣。

“琬琬, 你且說說她們都犯了什麼錯, 說清楚了也好處置, 不然聽她哭來哭去軟了心腸倒不好了。”

對誰心軟也不可能對周媽媽心軟, 沒見著她沒覺得,如今見到她唱作俱佳的表演,楊歆琬就想起了上一世的事, 若不是有上一世她的坦白她都不知道周媽媽有那麼討厭她。

別說把她當做親女兒看待了, 簡直把她當做了仇人,什麼恨不得她死,見著她倒黴就高興沒少說。

“我給媽媽一個機會,如果你坦白承認你收了夫人的銀子,聽了她的話準備監視我的一舉一動,我也不怪你了,雖然不會讓你依然在我身邊,但是給你一筆錢讓你過完後半生還是沒問題的。”

周媽媽表情遲疑地打量了楊歆琬一眼,不知道她說的是真是假,她的確是受了徐氏一筆錢,但重要的不是這一筆錢,而是徐氏答應好好安排她的兒子。

她求了楊歆琬給他家一家都脫了奴籍,楊歆琬也給了她一筆銀子,說是讓她兒子做些營生。當初她便對楊歆琬的安排不滿意,做營生還不是下三流的,若是楊歆琬真的有心,把她的兒子當做乳兄,就該想辦法給他找個正經差事,去做生意算是個什麼。

徐氏許她的也不多,就是許了讓她孫子去書院進學。是這個就讓周媽媽該投了她。

等到她孫子中了舉,她也就是官太太了。

周媽媽想的容易,覺得世家子弟也不過是請了夫子學習,隨隨便便看看書就中了秀才,就覺得隻要她孫子有夫子教,有書看就能隨隨便便當上官老爺了。

“姑娘不要聽賊人胡言亂語,老奴的確是見過夫人,夫人隻是交代了老奴好好照顧姑娘,雖然給了老奴一些賞錢,但卻不是收買老奴的銀子。”因為楊歆琬遠了她,徐氏那邊也有些懈怠,反正她孫子還沒有去書院,她抵死不認就是了。

楊歆琬瞧了她亂轉的眼珠子,就猜到了她的打算,她剛剛的說法不是想在饒她一次,隻是手上的證據不足,所以想炸一炸她。

不過就是證據不足,把她趕離楊家也不是難事。

“夫人真是財大氣粗,隨隨便便給你的賞錢,就夠你買三十畝良田。”楊歆琬嘲諷道。

周媽媽臉色青了青:“那不是夫人給的賞錢……”

“那是什麼?難不成是你偷了我嫁妝去賣的?”

按著周媽媽的性子這還真不是不可能,以前她的財物都是由她管著。

“老奴哪裏有那個膽子,買田的銀子都是老奴攢下來的,其中也有姑娘賞給老奴的,老奴絕對沒有偷姑娘的東西……”周媽媽急急忙忙的辯解道,“老奴勤勤懇懇了大半輩子,才得了那一些銀子,置了些田產。”

楊老夫人也看向孫女,要隻是那三十畝良田的話,實在太牽強了一些。

就聽到楊歆琬慢條斯理地道:“除了那三十畝,你在京城西胡同還有一套宅子,京外也有兩套宅子,還有你孫子要去青山書院讀書,不說那書院有多難進,每年的束脩都是五十兩紋銀,我倒不知道周媽媽你如今那麼闊,每年都能隨隨便便拿出五十兩來。”

“姑娘不要聽別人胡說八道,老奴的孫子就是個鄉下野小子怎麼可能去少爺們去的書院上學……”宅子的事情瞞不過去了,周媽媽隻能揪著孫子的事不放。

楊歆琬跟楊老夫人對視了一眼,見祖母的臉色不好,楊歆琬就想快點把這事結束了。

“這事是你的兒媳婦還有你孫子親口說的,若是周媽媽不認,我可以派人把你的家人請到府裏對質,順便看看你家宅子有沒有我們楊家的東西。”

周媽媽眼神慌亂,有楊歆琬這個信任她的主子,她自然沒少拿東西,再說脫了奴籍她本來就打算伺候楊歆琬幾年就回去享福,自然拿的東西就更多了。見她心虛的樣子,楊老夫人還有什麼不明白的,拿著桌上的杯子就砸在了她的身上。

“琬琬怎麼對你不好了,還幫你全家脫了奴籍,你竟然就是那麼報答她的!”

“冤枉啊!老夫人冤枉啊!老奴真的什麼都沒做過,老奴真沒有背叛姑娘……”周媽媽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淚,眼淚鼻涕混合在一起,掛在她那張老臉上格外的惡心。

剛剛還覺得她可憐,現在楊老夫人隻覺得她麵目可憎,不聽她的解釋,揮手道:“捂著嘴帶下去打而三十板子,打完了先關到柴房,我有空了再去處置。”

周媽媽掙紮的都把地上的地毯蹭成了一團,但還是被力壯的下人拖下去了。

“本以為是個好的,沒想到是個黑芯子,都怪祖母,要是以前多注意你身邊人,周媽媽也不會留在你身邊那麼久,現在才發現。”

楊歆琬搖了搖頭:“跟祖母無關,她日日跟著我,我都到近些日子才發覺,可見她藏得有多深。”

楊老夫人點點頭,想跟孫女說說徐氏,餘光掃到春杏,才想起還有一個沒解決。

“這個也不用審了,你心腸軟對待叛主的人也能放在莊子上好好養著,我這邊可不是那麼好說話的,打了板子就賣了吧,別放在跟前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