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節 燃燒的旗幟(上)(1 / 3)

琵琶湖南岸,岸和田城內,

從北海道秘密經過海路返回之後,我便派遣影武者統帥大軍而自己則一直坐鎮於此遙控前方戰事,當然,這樣做有一定的風險,雖然經過特殊訓練,但在臨機決斷和言行舉止上恐怕還是難免會露出一些破綻,而且對於無比熟悉我的才藏他們來說更是毫無作用,隻能用機密事務來勉強搪塞過去。

說實話,在幾年前,我的計劃一直是幹脆利用征服的蠻族大軍一不做二不休地直接拿下整個日本,然後將日本打造為未來帝國一個州典範模式,同時借助日本作為最理想的跳板,在大明王朝走向末路的時候,強勢回歸,一舉定鼎中原,重新建立起一個無比龐大的帝國。

然而,當隨後的幾年中,在雪惠為我相繼誕下長子鬆鶴丸、長女雪姬、次子虎次郎之後,我突然發現自己在穿越伊始時那謀劃一切過程中無比冷酷理智的心已然消逝不見。我看著自己的子女們快樂地和半兵衛、高虎、才藏他們的子女一同嬉戲,看著半兵衛、左近、貞勝他們那一張張熟悉的臉龐時,我突然覺得,自己的計劃太過絕情,太過冷酷,可想而知,當一切真相大白的時候,我隻會成為一個孤家寡人,再也無可挽回。

於是,私心產生了,也許我不必為了帝國而那樣斷然地放棄穿越之後經曆的這一切,也許,這不夠果斷,但是,我還是希望至少我的後半生不至於連一絲美好的回憶都成了奢求。所以,我決定從細節上更改計劃,從受封若狹國開始,一直到現在已經是天正七年(公元1580年),差不多十幾年的時間,我大部分時間都深居簡出,而實際上都是留下影武者,而親赴西伯利亞建設帝國雛形,其間的困難艱險自不必說,但借助伊藤家的力量,我還是十分順利地取得了巨大進展和成果,帝國的第一座城池建成、帝國的第一批核心官員上任、帝國的第一項國策頒布、帝國的第一支軍隊成立,太多太過的故事,也有太多太多的激動,所以,感情最終戰勝了理智。我決定換一種方式來征服日本。

20萬遠征軍,其中4萬是帝國常備軍,3萬是預備役民兵,其他的則都是許以重利從東北、蒙古、西伯利亞、俄羅斯境內招來的野民大部落,由於帝國發展的人口基數嚴重不足,因而在我改變主意之後立刻決定將這次遠征變成一場清除戰,第一目標,就是將帝國控製的區域內所有野民部落全部完完全全納入統治,第二目標,則是將疆域周邊一些比較有威脅,卻絲毫沒有發展眼光的部落盡量削弱,以便帝國下一階段的吞並擴張計劃,第三目標,則是鍛煉新兵,帝國目前一共隻有三支軍團,第一軍團,“西伯利亞”集團軍,下轄兩個兵團(共計20000餘人,嚴重缺編)目前駐紮在勒拿河沿岸,監視沙皇俄國的動向,同時也是負責護衛附近幾個帝國資源開采隊,第二軍團,坐鎮首都,儼然就是帝國禁衛軍,雖然稱作軍團,其實連一個兵團都未滿員,隻有大約3000人,不過都是精銳中的精銳,隻有以後帝國人員足夠,他們隨便一個拉出去都至少是都尉、校尉(帝國軍職:班長、排長、連長、都尉、校尉、郎將、兵團長、軍團長、元帥)甚至是稱職的郎將。他們負責守衛首都以及周邊地區。最後一個軍團自然就是遠征日本的這支兵團,目前它的人數最為龐大,但戰鬥力卻有待檢驗畢竟是臨時組建的,所以日本戰場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新兵實戰訓練最好的場所。

綜合以上幾點,我秘密下令,大戰的最終目標除了要盡量削弱附庸部落的力量之外,就隻有一個,那就是偽造出一個兩敗俱傷而蠻族損失尤其巨大已然無力繼續南侵的假象,這樣的話,也算勉強達到了我的要求,到了那個時候,毫無疑問談判是最佳的解決方法。我也不想來什麼獅子大開口,談判的底線隻有一個,那就是保持目前的雙方態勢不動!也就是說,我隻要大軍占據一半日本就夠了,至於剩下的一半嘛?自然是織田家當仁不讓,利用局勢,再加上一點料,我可以尋找很多機會,宣揚大勢所趨,重新統一剩下的半個日本,現在天皇和幕府都翹了辮子,剩下的皇室餘脈以及幕府殘存已經失去了最後一點影響力,隻要我能成為“民族英雄”,日本臣民們麵對蠻族的巨大壓力必然會推選我成為日本國王,因為團結在一起,日本才能生存這是其他大名也無可奈何的。當然,對付剩下的幾個強勢大名,不能急於求成,更不能麻痹大意,我已經設計好了幾套方案,比如毛利家顯然分化拉攏是最好的辦法,那些附庸家族個個都是心懷叵測,家族內部卻又矛盾重重,缺乏凝聚力,這恐怕是毛利家最大的致命傷了。而對於大友家,我決定采取強硬手段,當然了,前提是占據大義,我決定在最後一戰中給大友家安上一個叛徒或者是貪生怕死的罪名,然後拉攏島津家,夾擊大友家,徹底消滅,對於島津家,降服大概就是最佳的結果了,四國嘛?比較麻煩,不過,三好家的存在,讓我有了介入的餘地,長宗我部家隻是土豪,隻要展示出足夠的實力,自然能夠讓元親那家夥知道該怎麼做。最後就是近畿了,僅存的幾家大名,此先我已經處理了一些,現在,若狹、丹後、攝津、山城、近江、越前、大和、伊賀、紀伊、和泉、伊勢、誌摩、尾張、美濃、河內、丹波、能登、飛彈、加賀、越中已然全部徹底歸入織田家的名下,當然了現在已經差不多姓伊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