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這位就是最近盛傳的‘木家公子’”綠衣公子也即當朝七皇子這回更加好奇了,不住的再次大量梵淅倪。
這話一出,在場幾人都是驚異的看著梵淅倪。
幾人已經在殷壇傑的建議下來到了三樓的一間雅座裏,這間雅座寬敞,並不是簡單的桌椅,還有躺踏等舒適物件,因三樓隻有那麼幾件雅座,所以每一間都很寬敞,可容納十幾人也綽綽有餘,雅座裏有兩扇窗戶,一扇麵向外間,梵淅倪幾人要的這間正好麵向大街,但是看不到大街上的情形,隻因這是房中房,這間雅間的窗戶並不是真正的窗戶,它通過一個過道才能看清外麵,而另一扇窗戶則是麵向樓下,隻因這間茶樓中間都是空的,隻要打開窗戶就能看清樓下的情形,隻要不是私語,也能聽見樓下的議論。
東都的茶樓並不是沒見都是這麼專門針對性的,也就少數幾家專門設計成這種格式,基本上也算一向殊榮,稍微有名一點的茶樓基本都是三層以上的。
這間茶樓並不是很富貴,但是它有自己的特色,一樓設計得寬敞明亮,桌椅擺設獨特,座位也相對多一些,顯得親隨,很明顯便於大家互相攀談,發表意見,交流感情,幾乎一轉頭就可以與旁邊說話,但是並不顯得擁擠;二樓則是相對清靜一些,桌椅之間也是疏疏落落的,但是每一個都有屏風擋住了一些,半遮半掩的不盡風雅,可以聽取也可以隨時發表意見;三樓則是真正的雅間了,四麵都是似牆非牆的特質木料圍城,獨特但並不是獨立的,可以清楚看清自己想看的,很明顯這是專門為那些想聽而不想發表意見的人設置的。
這種獨特的設計風格不但細致周到,考慮到各式人群的需要,而且環境也好,雅間裏不單舒適,完全是貴族式的設計,而且四周牆壁的一丈高處設置了木質小台,上麵擺滿了當時季的花卉,清香宜人。
“實是誇大其詞,在下可不敢擔這個虛名”梵淅倪隨意一瞟房間的擺設後笑著搖頭道。
現今公子可謂隻要年過十二,而且相貌出眾,有家世地位的,都會被冠上公子的稱號,這是一種尊稱,也是一種流行,是對這個人的肯定和讚賞,時下被稱為公子的不計其數,但是在姓氏後麵冠上‘家’字的則是另一種意義了,是為有一定影響力和受百姓愛戴的人才能享有的稱號,這種稱號和家世相貌關係反而不是很大了,是對人的一種品質的絕對肯定和讚賞,也說明此人顯出一定的才能了,這種稱號就算是家大勢大的人也不一定能受到,這不是權貴間可以授予的,是受到大多數人認可的,當今東都過,被稱為‘家’的可謂寥寥可數,都是一些德高望重之人,年輕一輩可謂少之又少。
像梵淅倪這麼年輕的還未滿極冠的更是少的可憐,因此大家的目光難免有些詫異了。
“在下無德無望,不敢以家字相稱,實是謬傳耳”梵淅倪無奈的解釋著,不想這事會傳到這裏。
其實梵淅倪卻是低估了自己一路上行得而來的種種,不但論她一次救了整個村莊的事被傳得沸沸揚揚,光是他顯示的才能救了那一家子就是被人所稱頌樂道,就因為她顯示的不一樣的才能,何況那個村莊的縣主實是一個心善淳樸之人,把梵淅倪的這事寫成奏折遞達天子,這事梵淅倪當然沒有留意也就不知道了。更何況一路行來的行善之舉被很多人記住被這樣流傳開來,也不要特別記住相貌,隻要說是一個絕世少年,身邊跟著一個貌美的丫鬟和一個冷峻的護衛,這種組合是很顯眼的,因此梵淅倪本人也不知道自己一路上的所作所為都本人記住了身份。
“木家公子過謙了,小小年紀竟能寵辱不驚,這個家想必絕不是浪得虛名”大皇子此時出言肯定道,這種由百姓愛戴而得的封號雖然沒有皇帝封號來的榮耀卻更受世人尊敬和肯定。
梵淅倪無言苦笑著,暗地裏瞪了小籽一眼,這一路上的閑事多半是小籽幹的,這個愛管閑事的不聽主人話的丫頭,真真是會給自己找麻煩。
在梵淅倪鬱悶的時候,突然感受到一束奇特的目光,似淩厲又似評判,還有點說不出的灼烈。
詫異之下轉頭卻是什麼都沒有發現,倒是那個風流多情的五皇子正好奇的看著自己,看到自己的目光還友好朝著自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