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口沙織幾乎沒有關於母親的記憶,因為母親在她懂事之前,已經離開了人世。她記得上幼兒園時,每次看到其他小朋友的媽媽來接他們下課時就羨慕不已,忍不住納悶為什麼自己沒有媽媽。上了小學後,終於知道母親在她三歲時因病去世。五年級時,才得知母親因罹患腦腫瘤去世。當時,母親隻有三十一歲。

“你媽媽很會做菜,是一個溫柔體貼的女人。她屬於健康型,所以做夢都沒有想到,竟然會生那種病。”父親洋介經常這麼對她說。

洋介是一家化工製品公司的技術人員,總公司在大阪,他任職的富士工廠位於鄰町的富士宮市,所以每天早上都開車去上班。

小學四年級之前,沙織每天放學後,都去公立的托管班。洋介每天都在托管班下課後的六點半才急急忙忙來接她,一看到父親出現,她總會鬆一口氣。

升上五年級後,無法再去公立托管班,學校放學後,沙織就直接回家。因為她不再覺得獨自在家是一種痛苦——看看書,看看錄像帶,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雖然她不是沒有朋友,但她很喜歡這樣獨自在家。

洋介從那個時候開始晚歸。在此之前,他每天都會為沙織做早餐和晚餐,但漸漸地,他越來越沒有時間下廚。有時候洋介在下班時買便當回來當晚餐,有時候沙織叫了比薩,一邊吃比薩,一邊等父親回家。

不久之後,她終於想到可以自己下廚。有一天,她去超市買了食材,看著從圖書館借來的食譜,做了洋芋燉肉和味噌湯,和剛煮好的飯一起端上了晚餐的餐桌。洋介那天難得早回家,看到桌上的菜,雙眼發亮地連聲稱讚:“太厲害!太厲害了!”雖然洋芋燉肉太淡了,味噌湯也不太好喝,但沙織想到幫了父親的忙,就覺得很高興。

那天之後,井口家的早、晚餐都由沙織負責。當然,她不可能每天都下廚,所以,有時候會在洋介出門上班前對他說:“爸爸,對不起,今天晚餐請你在外麵吃完再回家。我會去便利商店買三明治。”

除了下廚,打掃和洗衣服也都由沙織一手包辦。她絲毫不以為苦,反而樂在其中,也許是因為她很喜歡做家務。

“沙織,你以後一定可以當一個好太太,等你出嫁後,爸爸也就放心了。”洋介經常心滿意足地對她這麼說,這幾乎已經成了他的口頭禪,但是,他每次都不忘再補充一句:“不過,你除了家務以外,還有很多該做的事。首先要好好讀書,隻要讀好書,你就一定可以得到幸福。家裏的事和爸爸可以擺在第二位。”

可能是因為洋介看到女兒學會做家務後放了心,他下班回家的時間越來越晚,也可能是因為工作越來越忙。即使回到家,仍然經常接到工作上的電話,假日加班的次數越來越多,也經常出差無法回家。

沙織上中學時,對洋介而言,家漸漸變成隻是睡覺的地方而已,父女之間也很少有機會好好聊天。

某個星期天,洋介又像往常一樣出門上班。沙織去超市買晚餐的食材前,去了經常光顧的那家錄像帶出租店,她打算租一部之前一直很想看的電影。

她知道那部電影的錄像帶放在哪一個陳列架,就在掛著寫有“科幻?驚悚”牌子的地方。當她走到那個架子前,卻沒有看到那部電影的錄像帶。即使被人租走了,盒子也應該還在架子上,如今架上連盒子也沒有,未免太奇怪了。

這時,一名年輕的男店員剛好經過,她叫住了店員。“對不起,我記得《異形附身》之前放在這一區。”

“《異形附身》嗎?對啊,就在這裏啊。”店員看向架上,“咦?奇怪,怎麼沒有了。”

就在這時,旁邊有人問:“呃,請問是這一部嗎?”

沙織看向聲音的方向,忍不住大吃一驚。因為一臉歉意地遞上錄像帶盒的人竟然是仁科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