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總是遲遲, 亦更匆匆。
待到薔薇爬滿了牆, 芍藥插滿了瓶, 春日就漸漸落幕了, 轉眼間便是綠肥紅瘦, 風暖晝長。
立夏的那一日, 女學裏組織所有學生稱了體重——古人因為畏懼夏日炎熱, 生怕身體因此消瘦,便會在立夏當日稱體重,據說這麼一稱就能保證整個夏天都不會掉一斤肉, 更不會苦夏。
因此,大多女孩子很不願意在立夏稱體重。
——瑞彩是個特例,今日稱的是九十斤, 便欣喜道:“我比正月裏輕了兩斤多!”
澹台芙蓉撇撇嘴:“我怎麼就長到九十五斤了, 可見是大稱有問題!再這樣癡長下去,到了年下我就過百斤了!”
“何苦如此自比。”霓節說得一句, 見澹台芙蓉偷偷看自己的體重數目, 便大大方方給她看, “我比你沉十斤。”
看到助學已過百斤, 澹台芙蓉的心裏才略略平衡了些。
西子格外欣喜:“我重了一斤, 我重了一斤!”
笑笑也開心:“我重了一斤三兩!”
幼清生無可戀地飄過:“又輕了半斤……”
眾人也不免關切地望著她:這下子幼清又不足七十斤了。
除了集體稱重, 順帶著還讓女醫給捏捏骨頭,霓節與瑞彩的骨頭都沉,西子的骨頭纖細也略輕, 芙蓉與笑笑都算適中, 隻有幼清哭喪著臉,女醫說她的骨頭有些空,還專門配了幾味藥讓她吃,以免落下不足之症。
西子也被女醫叮囑著多吃些牛骨髓:“骨髓怎麼吃啊?聽著都怕。”
此刻,女孩子們都在茶室裏吃七家茶,這也是立夏的規矩,大家把各家的茶帶到學裏來分著吃。
笑笑喝了一口瑞彩帶來的桂蕊茶,心想,這女醫的意思大概就是想給西子補補鈣,於是便道:“以前聽過一個方子,喝牛奶是最補骨頭的,你不妨試試。”
西子很信任笑笑:“好,那我以後每日的早飯裏就添一盞牛乳吧。”
“你也可以睡前喝,據說有助睡眠。”笑笑不忘叮囑一句,“那牛奶一定要滾開了才能喝。”
西子點點頭。
西子今日帶來的自然是玫瑰茶,因為溫家的玫瑰最出名,幾乎全班女生都討來喝了。
又有祖籍江浙的女孩子給大家帶來烏米飯,盛在小小的竹編的兜子裏,很可愛;也有人帶來了鮮綠的嫩蠶豆和青豌豆,大家都稀罕,便抓一小把嚐新鮮,嚼在口裏糯糯的,味道也清新。
大多數人帶來的都是立夏蛋,多是香噴噴的煮雞蛋,有用青茶煮的有用花雕酒煮的,也有用胡桃殼煮的,還有人帶的是鹹鴨蛋,磕開了吃裏麵那一枚沙糯的黃兒。
立夏蛋除了吃,還要佩戴,用各色絲線打成絡子,將煮雞蛋裝進去,絡子下麵垂著五彩的流蘇,往往都係在腰畔——小孩子家便係在胸前,相熟的見了麵,便碰撞在一起玩“拄蛋”的遊戲,也就是碰雞蛋,蛋皮不破就算贏。
澹台芙蓉與霓節也互相碰了碰,或許是力道都不大,誰的蛋皮也沒破,那便是雙贏。
西子用白瓷蛋殼杯喝了一口笑笑帶來的毛峰茶:“還是這個茶喝著清爽,今日早上吃了立夏飯,鹹肉丁有些鹹了,蠶豆粒子又大,我那二嫂卻說好吃,一個勁兒的要人給我添飯,後來才知道,那些鹹肉是她娘家送過來的。”
“我們家是吃立夏麵,炸醬和各種菜碼兒,一頓早飯吃的跟午飯似的,再配上兩個五香茶葉蛋。”笑笑很喜歡與大家聊這些節日風俗,大家祖籍不同,風俗也就不同——自己這個真真正正的“現代外鄉人”,以前從來也沒經曆過這樣豐富的節日。
瑞彩聞言一笑:“我們家最省事兒了,還是按照老家的習慣,一道蒜泥兒拌莧菜,這就算立了夏了!”
“立夏吃莧菜,也是古老風俗了。”霓節道。
“我們家呀,過什麼節都稀裏糊塗的。”澹台芙蓉最喜歡喝霓節帶來的北苑茶,此刻就拿著自己的巧雲杯與霓節的馬蹄杯碰了一個,“今兒早上,我們家飯桌那叫一個熱鬧,有立夏麵,立夏飯,立夏蛋,立夏羹,還有夏餅~對了,有個閩廚子還給做了一道蝦麵,說是他們那裏立夏吃的。”
“立夏羹是什麼?”笑笑好奇問道。
“就是把小粳米團子和香菇丁子,瘦肉丁子,嫩筍丁子,各種豆子豆芽子豆幹兒燉在一起,”澹台芙蓉想了想還有什麼遺漏,“對了,還有一樣炸蝦米兒。”
“聽起來很好吃的樣子。”笑笑對這些新鮮的食物都很想嚐試,轉而又問霓節,“助學立夏吃的什麼?”
“用腳骨筍燒成的各種菜。”霓節說道,“我母親祖籍寧波,吃腳骨筍是那裏的風俗。”
“我也聽我們家的寧波廚子說過,立夏吃腳骨筍是保健腳骨的!”澹台芙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