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身毒道(1 / 2)

以殿秋文錦出其不意的美感, 說不定真能博得素商公主的芳心。

接下來展出的殿秋文錦繼續展示著其與公主息息相關的親切主題, 每一副的共通之處便是:無論團花、整花或碎花, 全都有月暈作為底色, 或許這些月暈也可以稱為殿秋文錦的標誌吧。

在美麗的冰輪之中, 細致如桂、楓與佛手, 各自展示出一種仿佛散發出芬芳的秋景圖。

磅礴如“燕山秋”, 雄偉的燕山山脈與雪白的皓月,似乎凝結著牽絆不散的故土與鄉愁。

再如“丹水南流”,語出《山海經》之“丹水南流注於渤海”, 同那燕山一樣,渤海之濱亦為公主封地的一部分——封地這東西,有時是另一種意義的故土。

令人驚歎的是遍布於整麵錦緞的碧澈海紋, 月亮的倒影浸泡在海裏, 有夜船經過海麵,劃出銀亮的漣漪……

“最讓我好奇的是, 這些月暈究竟是怎樣織成的?”笑笑偏頭看一看回到座位上的起帆。

“特跑梭。”起帆言簡意賅。

“比普通跑梭更加特別的……跑梭?”笑笑問。

“確切說, 是一種蜀錦專用尺寸的特跑梭。”

“蜀錦?”如果笑笑沒記錯, 楚殿秋明明是江蘇人。

“博采眾家之長麼。”起帆不以為然。

這倒像是楚殿秋公子的所作所為。

笑笑想了想, 又道:“如果月暈需要一隻特跑梭來完成, 那這些海紋或輕霜是不是需要另外一隻跑梭?”——畢竟一隻梭隻能承擔一種顏色的絲線。

“沒錯, 說不定更多。”

“我簡直不敢想象楚家織機的樣子,簡直就像一頭哥斯拉。”笑笑口無遮攔。

起帆雖然沒有弄懂哥斯拉是為何物,但認為應該不會是什麼很雅致的東西。

笑笑雖然覺得接下來的話有些不厚道, 但還是忍不住問道:“爹覺得哪幅殿秋文錦最好看?”

“關於佛手的那幅。”起帆不假思索道。

“我倒更喜歡那幅杯盤碗盞的, 特別富有生活氣息,好看的瓷器和酒樽,還有那些肥美的福蟹……”笑笑在不掩飾自己是個吃貨的同時,突然意識到楚殿秋的這些錦緞在取悅公主的同時,也討好了自己的母親穀珊娘——不是麼,佛手、瓷器、冷色調……

父女兩個無聲無息地停頓了一會兒。

笑笑的眼睛瞟了瞟坐在對麵的馮家與喬家,除了一對情竇初開中的少年男女心有旁騖之外,喬老爺麵對楚家的九幅錦緞,複雜的表情中頗有隱憂,仿佛預見到楚家此次要大翻身似的,而坐在鄰桌的馮老太爺,卻依舊穩如泰山。

笑笑本想問問唐家這回準備展出幾幅錦緞,但又覺得好戲即將開場,何必問東問西。

“第二十九位展錦者——燕州唐起帆——十樣錦——”

笑笑心裏不免緊張,並沒有像往常那樣伸頭去看,而是端坐在那裏,眼睛就正好看向坐在對麵的馮家祖孫。

聽見“十樣錦”這三個字,馮老太爺的眉毛微微抬了抬,也不知跟身邊的馮少爺交代了句什麼,馮少爺便正襟危坐起來,似是準備要欣賞一場了不得的展覽。

笑笑也不自覺跟著正襟危坐,耳朵裏聽著報堂者洪亮的聲音——

“十樣錦第一件展錦——八達暈錦——”

不管旁人如何,笑笑此刻先倒抽了口氣:“八達暈?”

起帆不露聲色地點點頭。

“不是說八達暈早已失傳了嗎?不是說皇上也隻保留了五代時期的八達暈殘片嗎?不是說後世所有的仿錦皆是隻得其形未得其神嗎?!”笑笑有一連串的問題要問。

“所以,唐家不做仿錦。”起帆道。

唐家的八達暈錦已經由侍人慢慢推過來——以絳紫色為主色調,用八種深淺不同的撚金線形成四通八達的“矩紋”,這些神秘的幾何圖案呈米字形放射開來,形成所謂的“八路相通”,幾何間隙中盛放出緋色的正暈牡丹來,富麗端莊,不愧國色。

或許是顏色的尊貴,又或許是圖案的大氣,再加上頗有些波斯味道的幾何圖形,使這幅錦緞莫名散發著晚唐的奢靡與慵懶。

但隨著錦緞的慢慢推進,笑笑的眸子變得越發端凝起來——莫非是自己眼花了嗎?方才隨著光線的折射,錦緞上的幾何花紋與牡丹花圖案似乎形成了一種分層的效果——方才明明所有圖案都在同一平麵上,此刻卻仿佛三維立體圖似的,使得牡丹花突然盛放開來,直逼眼前,而那幾何圖案卻成了金絲朦朧的背景……

笑笑揉揉眼睛,這種奇妙的感覺竟再次襲來,因為此刻離錦緞最近,那牡丹與幾何圖案之間居然發生層次間的置換!——牡丹變成一片朦朦朧朧的花色,而那些四通八達的幾何圖案卻似暗夜中的流星般劃出耀眼的軌跡,最終形成了一片經緯相通的天體星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