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摸秋(1 / 2)

按照農家的習俗, 中秋夜是要“摸秋”的。

“我反正是不信摸秋的, 即使不點燈, 那月光也亮得很, 媳婦們走進瓜地還是扁豆地, 豈不是一目了然嗎!”莞爾吃著分給自己的那一牙月餅——剛才由祖母親自操刀, 將燕州大月餅按家族成員分成了若幹份, 每人得到小小一牙,算是中秋團圓的象征。

笑笑也咬一口香酥的月餅,恰巧吃到一小塊金橘丁子, 隻覺得甜膩中泛起一股子清新來,再喝一口泛著蘭花香氣的北苑茶:“所有成了親的人都要摸秋嗎?”

歡顏在一旁笑道:“其實女子們都能摸秋的,但大家關注的主要是年輕的媳婦們, 按照老話兒說, 摸瓜得福摸豆得慧,再進一步的隱喻便是, 摸瓜得子摸豆得女。”

難怪老太太賞了每個女孩子一對金扁豆呢。

莞爾越想越覺得沒道理:“那扁豆地裏搭了架子, 遠遠兒的就能瞧見, 總不可能在扁豆地裏摸出個大瓜來!”

說的幾個姐妹都笑起來。

展顏便在一旁道:“摸秋的人想摸到什麼就進什麼地唄~不過是取個彩頭, 何必這樣較真兒!”

很快便聽老太太那一桌熱鬧起來, 原來是金寶娣嚷嚷著要去小唐村的地裏摸秋。

因這中秋宴是二太太主辦的, 便不得不站出來關心道:“到底是七八個月的身子了,那黑燈瞎火的田地裏,萬一摔了碰了可了不得。”

金寶娣卻起了玩兒性:“二嬸嬸若是不放心, 就陪著我一起去呢!”

說得二太太蔣氏臉色一紅:“我這個年紀還摸什麼秋, 按理說該是小姑子陪著去的!”

金寶娣笑望著女孩子這一桌:“你們誰願意跟著我去?”

女孩子們你看我我看你,因為摸瓜摸豆在此刻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便都有些羞澀起來。

倒是老太太發了話:“有了身子還是別去冒那個險了,那些瓜和豆子我都給備好了。”

便見晴絲笑著拿出個福慧大口袋來,並未收口,隻將那袋口抿著,露出一排彩色的絲繩來:“這些彩繩係著瓜和豆子,大少奶奶隻要選一根彩繩抻出來就是了~”

大家都免不了有幾分好奇,連女孩子們也都湊過來,嫣然最是淘氣,從男席那邊將立宸也拉了過來:“這會子怎麼少得了大哥哥,快來快來,我大嫂子可要摸秋了!”

立宸便也樂嗬嗬地湊過來:“記得我母親當年摸秋就摸出個瓜來,第二年就生下了立寰。”

“大嫂子想要摸瓜還是摸豆?”莞爾故意笑問。

立寰直接答道:“都好都好!”

被眾人這樣一關注,金寶娣就一直臉紅紅地掩口笑,定睛看那布袋口露出的一排彩繩,一時也不知該選哪個,明明是個哄人的玩意兒,卻弄得人莫名緊張起來,不覺抬眼看了看自己的丈夫。

便見唐立宸蹙著眉頭走過來,將幾種顏色的彩繩抻抻拽拽:“這些穗子擺得都不齊……”

眾人:……

金寶娣被丈夫這樣一鬧,嗬嗬一笑便減輕了緊張,挺著大肚子走上前去,將自己方才一眼便瞧中的那根大紅色的彩繩抽了出來。

便見那紅繩地下拴了一個小小的瓜。

老太太眼睛眯成一條縫,拍了拍金寶娣的肩:“是個小子!”

眾人便都道喜,隻莞爾好奇地盯著那個瓜:“這個瓜怎麼這麼小,這是怎麼種出來的呀?”

笑笑便道:“你剛生下來也就這麼小,是怎麼長成這麼高的呀?”

說得莞爾也掩口笑起來。

“將那些彩繩都擺好了,”老太太吩咐晴絲,接著就笑著看向珊娘:“老三媳婦也過來摸秋吧。”

眾人都聽得一怔,隨即幾位太太便向三太太道喜,五太太的笑容很勉強,又不得不關心問一句:“這是什麼時候的喜事兒?幾個月了?三嫂可真能瞞。”

珊娘麵色一紅:“前陣子剛診出的喜脈,才不過兩個月。”

老太太親自將珊娘拉過來:“摸個秋,也取個彩頭兒!”

笑笑卻是頭一回聽說這件事兒,此刻心裏比誰都激動,眼睛看向母親,見母親也正看向自己,彼此笑一笑,心裏開心的很。

“我也去把我爹請過來!”笑笑轉身就去男席找起帆,見其正和老太爺飲茶聊天呢,便給祖父行個禮,“爺爺,我奶奶正讓我娘摸秋呢!”

老太爺突然聽見孫女叫自己爺爺,這種市井孩子的叫法令自己頗為受用,便從桌上抓了把琥珀桃仁給笑笑:“明日來爺爺的院子,有好東西給你。”

“哎!多謝爺爺想著。”笑笑響亮地應一聲。

老爺子笑著對起帆道:“去陪著你媳婦吧,摸到瓜豆都是好的,”說著摸了摸笑笑的頭,“我們家的豆子都是金豆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