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清這兩日一直都悶在屋子裏溫書, 當溫書溫到想吐時, 就去別的院子裏串串門兒, 了解一下其他學生的學習進度。
大部分學生都像幼清一樣, 恨不能廢寢忘食地將課本全部記在腦子裏, 但也總有一些胸有成竹的人——譬如那幾位開學館的學姐, 照舊帶著村裏的孩子們上課, 一副處變不驚的樣子。
另外的,就是像薛聰與唐瑛園這種奇葩,每日裏早出晚歸風塵仆仆, 帶著黑黝黝的疲憊,與臉頰上那兩抹欲戰欲勇的隱隱村兒紅。
如果薛聰是單純為了掙錢,那唐瑛園又是為了什麼呢?
唐瑛園總歸不缺錢, 按其平日的舉止也並非財迷, 唐瑛園就不怕考砸了鍋嗎?她的心怎麼能那麼大呢。
不過,唐瑛園穿著粗布衣衫風風火火走在田間的樣子, 還真與一個農家柴火妞無異了。
幼清想到這裏, 無聲地笑了笑。
無論怎樣, 書還總得看的。幼清自然不會一心傻學, 此次考試的內容應該不單單是書本上那些死知識, 不然山長也不會費這麼大勁兒讓大夥在大王莊進行考試——經過幾個不眠之夜的分析, 幼清初步認為,這次的某些考題應該會與大王莊的現實結合,比如授人以漁這件事, 說不定就會出成一道題“怎樣在窮鄉僻壤成功開設商鋪?”
這類題應該會作為文章題放在試卷的最末端, 分值應該會很高,但隻要將現實與課本結合,這題就不難解答。
再說,幼清關於釀酒的設想已在腦袋裏有了雛形,具體操作起來應該也不難實現:隻要請優秀的釀酒師傅,再開一片釀酒作坊,最重要的是,可以利用到大王莊的甘甜井水!這些酒可以用昂貴的瓷瓶琉璃瓶來裝盛,市麵價格也可以賣到很貴。
完美!幼清為自己的這些想法暗暗點了個讚,想透了這些就踏實多了。
“潘姑娘,今兒後晌還喝洛神花兒茶?”幼清院子裏的“東家”嬸子敲了敲窗戶。
幼清合上手中的書:“嬸子不必太辛苦,今日就喝茉莉花茶吧。”
初來乍到時,這位嬸子對幼清還有些冷漠,但自從幼清“打賞”了她一些銀子和粗首飾之後,態度就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轉變,除了主動將做飯打掃這些活計全包,每日還給幼清鋪床疊被,洗衣沏茶——有錢使得鬼推磨,在幼清看來,那些盡心竭力為大王莊出主意致富的想法全是扯淡。最有用的法子就是往這個村子裏砸錢!村民們手裏有了錢,自然會想出以錢生錢的道道來,賺錢這種事情,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就是天生的。
就像眼前這位農婦,自從拿了自己的那些銀子,立即就在後院空地上壘了個大雞窩,養了一大群雞,每天光雞蛋就能收一籃子,到了趕集的日子索性就出去賣雞蛋了。
這就是致富,隻要有了錢就能致富。
當然,幼清可不敢在試卷上這麼寫,再說這也不是山長先生的意思。童山長這個人和唐瑛園一樣,總希冀著自己能頭戴光環給大家帶來希望,故意把很簡單的事情弄複雜了,這樣一來,那些蠢人庸人就會跟著他們的路線走。
唐瑛園的確有腦子,但事情的本源沒有想清楚,最終隻會聰明反被聰明誤。
香噴噴的一壺茉莉花茶端上了書桌,東家嬸子拿來兩個茶杯,挨著書桌也坐下來——東家嬸子雖然拿了幼清的錢,但人到底單純樸實,隻覺得她出錢自己出力,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兒,自己也並沒有矮人一頭。再加上幼清向來端得謙虛謹慎的態度,對誰都小心翼翼的,這嬸子更覺得受用了。
幼清主動執壺為二人倒上茶:“嬸子今日辛苦,晌午的酥肉餅做的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