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來人(2 / 2)

丫頭給茱萸看茶,茱萸想是渴了,喝下滿杯,道:“那時候是在榆次,雖然吵吵鬧鬧,卻總是兩口子過日子,如今回了太穀,那邊的老太太……”

“你但說無妨。”

“總嫌子嗣少,讓媳婦們開枝散葉。我們太太是二房的,有兩個兒子,且還整日被她叨念。那大房太太生了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另有四個庶子、三個庶女,老太太還總嫌不夠。三房太太沒有兒子,老太太就讓她跪行著去拜送子娘娘……”茱萸一口氣兒說這些話,還有些氣虛,深呼吸兩下,方道:“老太太常說,女人首要是子嗣,其次是中饋,咱們太太到了太穀,才知道每到請安日,竟都是太太們親自下廚給婆婆做飯的。”

在座的人都不覺變了臉色。

“那可不是普通的洗手作羹湯,是要自己燒火點爐子架鍋的,蒸饃饃,擀麵條,肉菜、素菜、點心,過年時炸丸子,做鹹肉,都要太太們親自動手。”

“打了那老妖婆子,把我大姑姑領回來!”說話的是才進門的莞爾,五房的人也來了。

眾人皆忿恨,沒人怪罪她的措辭,倒覺得痛快。

“郜家的老太爺倒是個清楚的,偏偏去的早,當初結親也是衝老太爺的為人去的,”老太太閉目,看不出表情。

誰知道爹熊熊一個,娘傻傻一窩。

“那老太太嫌我們二房隻有兩個哥兒,便把自己的丫頭給了二老爺,臘月裏生下個哥兒,老太太喜歡得心頭肉似的,隻因那孩子與故去的老太爺是同一天的誕辰,她又說眉眼兒氣度都似他親祖父,必能振興郜家的。”

一個月子裏的孩子,有什麼氣度可言的,笑笑翻了個白眼,又聽茱萸道:“洗三滿月百天,都況外的隆重,還要祭祀,讓兒媳婦們親自下廚,說這樣才誠意,我們太太使了兩個廚子幫忙,偏就被她的嬤嬤看見了,說我們太太耍奸。”茱萸說著,眼裏含了兩泡淚。

五太太性子直,聽了哪裏還忍得住:“親家老太太真個老糊塗,讓正頭太太們給個庶子下廚做滿月,還讓個老奴盯著主子幹活兒!她是不是得了呆症了?從武行裏挑二十個會燒菜的,給他們家送過去,就說是咱們家送的廚子!沒錢請廚子做飯幹脆分家,團磨兒媳婦算怎麼回事,孫子們看見母親這樣也叫好看?”

老太太表麵上並不似其他人那樣憤慨,反倒呷了口茶,冷笑:“窮毛鬼眼的,怪不得郜家在太穀越做越小。”

珊娘看了看茱萸捂著腹部的手:“你的傷是怎麼回事?”

“姑爺在榆次還算規矩,自去年回了太穀,就愈發放肆,老太太又給他撐腰,還做主給他房裏塞人。張姨娘生下小少爺便矜貴了,那月子做的,我們太太也沒那般恣呢。姑爺便又要討了奴婢……奴婢不願,太太也不同意,姑爺當時沒做聲,但奴婢伺候姑爺換鞋時,他有意幾次掉了鞋,說奴婢笨,耽誤他出門,結結實實踹了奴婢兩腳,還拿簾挑子打了奴婢幾下子……這就坐了傷,在太穀時一直吐血,太太跟他翻了臉,這才讓奴婢父母接回來治病了。”

展顏忍不住道:“依我說,打將回去,這是欺我們唐家沒人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