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瓦村的洛絨益西家,是這條路必須經過的第一家,需要拆掉他家的一部分圍牆,占用大約一米寬的地基。我們村幹部雖多次與洛絨益西溝通協商,但他就是不同意。菊美鄉長和我們一起來到洛絨益西家,鄉長拉著他的手動情地說:“修這條路是魯村人的夢想,對他們非常重要。雖然不是給你們村修的,但修好後你們過往也方便嘛。我們做書記、鄉長的,也許幾年就調走了,但路我們是帶不走的,你讓出一點土地,鄉親們都會記住你、感謝你!”說著,菊美鄉長真誠地用雙手豎起了大拇指!要知道,這在藏族人眼裏,一個人向別人雙手豎起大拇指,就好比漢族人眼中一個人向別人下跪一樣!
洛絨益西的抵觸情緒慢慢平息下來。一次又一次,菊美鄉長不但擺事實、講道理,還幫助他解決了一些具體困難,洛絨益西最後當著大家的麵,答應拆掉圍牆,讓出路基。在修路的那些天,菊美鄉長一有空就會到工地來。搬石頭、運沙石,我們群眾做的,他一樣沒少做;喝清茶、啃鍋盔,我們吃啥他吃啥,一點鄉長的架子都沒有。
我們村是個靠天吃飯的農業村,致富的路子很少,菊美鄉長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帶著我們村幹部挨家挨戶做工作,鼓勵村民發展養豬,還為我們好不容易爭取到了一批優質豬仔。發放豬仔的那天,太陽很大,他穿了一件襯衫,在大貨車上忙得滿頭大汗,一邊把豬仔和飼料塞到村民懷裏,一邊反複叮囑村民好生喂養,還特意對我說:“阿哥,過年殺豬的時候,別忘了釀一壇青稞酒,我要過來吃肉哦!”
今年春節,菊美鄉長讓我們養的豬仔出欄了,肉特別香。可是,麵對桌上香噴噴的豬肉,我卻拿起筷子又放下,想起菊美兄弟要來我家吃年飯的約定,我心裏特別難受,咽不下去啊!
菊美鄉長特別關心村裏的老黨員和困難戶。我們村的女黨員四郎翁姆,已經70多歲了。她老伴因病離世,家裏還有一個失去丈夫的女兒和兩個正在讀書的外孫女。家中唯一的男人沒有了,使這個原本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四郎翁姆痛苦萬分,失去了生活的勇氣。菊美鄉長得知情況後,帶頭為她捐款,並第一時間趕到四郎翁姆家中,給她帶去全鄉幹部的慰問金,安慰她振作精神、渡過難關,還積極協調,為她的兩個孫女爭取到了每年的生活、學習補助。菊美鄉長“走”後,四郎翁姆含著淚水說:“鄉長解決了我們的生活困難,是我們最親最親的人。鄉長這樣‘走’了,真是太可惜了!我們一家永遠也不會忘記他!”
菊美鄉長在我們鄉工作了一年多,在這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裏,他給我們村和許許多多的村民,辦了一件又一件好事、實事。他是帶著夢想離去的。他的夢想就是一個共產黨的基層幹部,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夢想。我們村裏的黨員都表示,要像菊美鄉長那樣,帶領老百姓永遠跟著共產黨創造美好生活!
謝謝大家!紮西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