犛牛對於草原上的牧民來說,是重要的經濟來源。幫助老百姓追回被盜的犛牛,或許在其他人看來算不了什麼,但是,在龍燈鄉的草原上,這可不是一件小事。
那是2010年春天的事,當時菊美多吉已到龍燈鄉工作一年多了。
格朗是龍燈鄉然戈村的牧民,當時,他們一家人正準備從冬季牧場搬到夏季牧場。因為母親身體不適,搬遷過程中,不得不在路上休息一晚。讓格朗感到震驚的是,第二天早晨,正準備起程的他發現自己的犛牛一夜之間不見了10頭。格朗是村裏的貧困戶,家裏有年邁的母親和多病的妻子,一家人的經濟來源全靠父親留下的15頭犛牛,可如今卻不見了10頭。10頭犛牛,價值數萬元,對於原本就貧困的格朗來說,可以說是雪上加霜。這可把格朗急壞了。
慌亂的格朗立即到附近尋找,但來來回回跑了很多遍,都沒有找到那10頭犛牛。突然之間,他看到了一行牛蹄印沿著草原向遠方伸延。他沿著牛蹄印尋找了很久,卻沒有發現犛牛。格朗明白,自己遇到盜牛賊了。他氣憤極了,揣著藏刀騎上馬沿著牛蹄印便一路追了上去。格朗心想一定要追上盜賊,要回自己的犛牛。而且,他還發誓,一定要讓盜牛賊好看。
當時,菊美多吉正在與村民們修通村橋。聽到這個消息後,他立即放下手上的工作,決定先幫格朗找到丟失的犛牛。菊美多吉一邊組織人馬追趕格朗,一邊立即向當地派出所報案。當時情況非常緊急,如果遲了追不上,格朗就將損失幾萬元。當時,冰雪還沒完全融化,空氣中吹拂著寒冷的風。菊美多吉帶著人拚命地追趕了兩天,終於在道孚和丹巴的邊界處找到了被盜的犛牛。
格朗的犛牛,一頭都沒少,全部被追了回來。這不僅挽回了格朗的經濟損失,更重要的是抓住了長期作案的犯罪嫌疑人,搗毀了這個多次偷牛盜馬的犯罪團夥,而且也避免了格朗因為一時衝動可能犯下的錯誤。要知道,當時怒火中燒的格朗身上揣著藏刀,如果菊美多吉不在,格朗難免與盜牛者發生衝突,並可能造成命案。當時,菊美多吉非常理智,他既要確保把格朗的犛牛追回來,還要保證格朗不與對方發生衝突。
調解村民糾紛(右一為菊美多吉)
犛牛失而複得,格朗懸著的心終於落了下來。他說:“菊美鄉長和我年齡差不多,但他有文化,有理智,他說惡人會有地方讓他們改過的,不需要我以惡懲惡,國家是有法律的。”
在格朗的心裏,菊美多吉是草原上的英雄。他用厚實的肩膀和寬闊的胸懷,保護著草原上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