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燈鄉原副鄉長冬孜與菊美多吉是“戰友”,一起為牧民定居行動奔走在莽莽高原。白茫茫的雪山、風吹草動的草原,都有他們的身影和足跡。在那些寒風凜冽的日子裏,他們一起為了牧民們的美好生活而忙碌和奔波。當時的艱辛,依然記憶猶新。冬孜說:“牧民定居工程建設時期,為了動員牧民,有時候,到一戶牧民家要翻七八座山,有時候,牧民在草原深處放牧,我們就一起在草原上住宿,啃幹糧、喝雪水是常有的事。”
這片土地,哪裏都是菊美多吉的家。
在冬孜的印象中,菊美多吉一直在拚命,根本不記得自己是個高血壓患者。不過,菊美多吉藥不離身。龍燈鄉離縣城很遠,去一趟很不容易,如果不是必要的重大事件,平常一般不到縣城。菊美多吉利用每次到縣城辦事的機會,一次性買好幾百元錢的藥回來。冬孜回憶說:“有一次我跟他開玩笑,菊美,你那麼拚命,給誰看啊?他扭頭看我,沉默了一會兒說:‘給老百姓看。’那一刻,他的眼睛就像家鄉的鮮水河一樣,清澈見底。”
給老百姓看。是的,這麼多年來,菊美多吉所做的事情,都是為了老百姓。事實上,牧民定居計劃,也都是為了藏區的老百姓。通過這個計劃,讓他們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過上現代文明的生活。整個規劃,都以藏區老百姓滿意為標準。
不斷地跋山涉水,不斷地講解政策,菊美多吉與每一個牧民傾心交談,每當有一戶牧民同意定居,就是一份收獲、一份激勵。這一戶同意了,另一戶也同意了。菊美多吉的工作慢慢地取得了成效,最終,大家都接受了定居行動計劃。
不過,這隻是完成了第一步,接下來還有更重的工作在等待著菊美多吉。在整個過程中,菊美多吉連續幾個月奮戰在施工現場,確保定居行動計劃圓滿完成。從整體規劃到每一個細節,菊美多吉都嚴格把控,為的是讓老百姓能夠享受最好的生活品質。
為牧民定樁勘界(右一為菊美多吉)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菊美多吉重點負責拉日村的工作。如今,拉日村是四川省牧民定居示範點和四川省省級文明村。這一切,都離不開菊美多吉對工作的認真、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