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從洞元境就開始修煉這道雷法傳承,對自身將來極為有利。”
陳覺民前世就是因獲得這道傳承太晚,無法參悟透徹,在後來借鑒神通之時,遇到的困難極大。
這一世能夠從頭開始,由淺入深,已是絕佳的幸運。
至於為何不走自身的道路,想到這裏,陳覺民也隻是有心無力。
“創造洞元境,覺靈境等法術傳承,實在太過容易,確也是隨手拈來。”
“但到了後來的神通級別,招招創建都需要機緣與悟性,絕非平常事。”
陳覺民想到自身曾經的情況,就有些鬱悶。
他還算悟性極佳,博覽群書的存在,經常為了一式神通,都陷入瓶頸許久。
這也是將來整個大環境下的缺陷。
因為時間太短了,曾經的強者,莫不要說九千歲的老佛爺,真真正正的就活了九千歲。
但凡每府,每州的封疆大吏,也都是數百近千年的積累。
也隻有曾經的這種強者,才有立下完整傳承的底蘊。
可以說這場變革,就是一個時代的分界線。風起雲湧的硝煙中,無數的人物都乘風而起,在天地大運之下,以短短幾十年,近百年的時間,達到了古人近千年,幾千年都無法企及的境界。
雖然從天地大勢上看,為了這短短的一個大時代,積蓄了不知多少年,才開始迸發。但無疑,就算有著積澱的資源,在這個時代堆徹出了一個個天資縱橫的強者,但根本的底蘊,還是太過淺薄。
總而言之,陳覺民並非是不想走自己的道路,而是無能為力。
隻有先遵從前人的經驗,再開擴自身的道路,這才是明智的選擇。
並且完整傳下的戰鬥套路,不知比尋常人自己搭配要強上幾個檔次。
“雷法傳承種洞元境的基礎法術,足足有九十九道,每道都是精髓,互相搭配起來有數十種套路。”
“十一殺招的搭配。”
這十一殺招,是從雷法傳承的基礎法術中,“遁”,“甲”,“雷”等等十一個係列選出的最強法術。
每個係列,會有九道法術。例如遁術之中,就有最原始的“雷術遁”,還有“雷火遁”,“水雷遁”等等,一共九道。
每一種遁術都各有奇妙,各有特性,依照修士不同的情況,可以做出不同的選擇,組成不同的套路。
這就是傳承的絕妙之處。
而每九道法術中還有一道當作殺招般的存在,自是最為厲害。
尋常修士就算擁有了這道雷法傳承後,最多也隻能夠量力而行,選擇其中一門或幾門的殺招參悟,當作底牌一般的存在。
但這一點問題,在陳覺民身上絲毫不存在,唯有他可以將修行全部殺招,並且形成這套由殺招組成的套路。
這樣“十一殺招”的搭配,自是雷法傳承中,基礎法術最強的組合。
“化雷遁”
“轟雷法”
“雷雲術。”
.......
每一道殺招的名字,看起來並不霸氣,但是每一道法術,陳覺民都需要耗盡心裏,花費大半天的時間,才能夠幸苦的凝成法符。
丹田中漂浮的每一道法術,都帶著一絲絲雷霆的意味,蕩人心中邪魔,立人心中天神。
這邪魔是人心的邪魔,這天神的人心天神。
每個人都是自我的邪魔,每個人都是自我的天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