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青帝之國(1 / 2)

仙之說,古早有之;道之論,散布人間。臨滄觀海,倚鬆悟道,跨蒼龍飛升,乘仙鶴西去……為傳說?為事實?為臆夢?都如蒙煙的湖麵,迷蒙而飄渺。口口相傳的故事和輝章,字裏行間的敘說和揮灑,讓人難辨真假,莫測虛實。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複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注:摘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武陵漁人得去桃花源,得出後稟太守再往,然卻再也找不到歸路。劉子驥渴求向往,但至死都無法前往。

人在炎炎功利之下總難找到去路,在急切浮躁之下終難到達彼岸。這是大道至理。然虛妄或許永遠難以被人采信,幻境或許永遠隻是飄渺,虛幻和現實似乎總有極端且明晰的界限,讓人無法跨越。但在無法觸摸和領悟的另一個維度,就如人無法窺測的宇宙星空的另一麵,事情真是如此嗎?

桃花源存在於一個讓人無法觸摸的維度,它漂離於所謂的現實,自成體係。誰也不知道它在何時形成,已存在多少歲月。它與華夏大陸似乎有著天然的屏障,人和物都無法跨越,華夏大陸曾經沒有人知道它的存在,便是直到魏晉,武陵漁人不知因何緣故誤入此地,才為世人所知,但自那以後,桃花源就如飄渺的魂靈,永遠消失在了那迷霧之中。人們始終無法明白武陵漁人為何能在那一次進入桃花源,而桃花源在那一次到底發生了什麼才使得漁人能夠進入其中。對世人來說這永遠都是像朦朧的煙霧般的謎了。

桃花源真的叫桃花源嗎?或許它也有著別的稱號,在另一個維度,有著更不為人知的隱秘。

在那神秘莫測的另一麵,許多不為這一邊的世間之人所知的故事正悄然發生。

武陵漁人誤入的桃花源在這另一個世界,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同樣隱秘得不為這個世界的人所知。人們都知道它的確存在,也同樣對它心存無上的希翼。但它在這個世界到底扮演著一個怎樣的角色,有著怎樣的隱秘,卻隻有為數很少的幾個人知曉。而青帝國的人皇就是其中之一。

青帝,萬木之皇,司春之神,上古五天帝之一,左攝青龍。以此作為國名,可以想見青帝國的蒼茫久遠和意義非凡。青帝國為何時所建?建自何人之手?為何要建?或許隻有那國度裏的人皇和少數的幾個天縱奇才的隱士可以得知。然據傳,人們已有百年甚至千年都不曾見到人皇的出現了,時間太過久遠,人們似乎都已經忘了人皇的模樣是怎樣的,就連他的臣子都猜想他仿佛已經不在這個世間,去到了另外一個久遠而神秘的空間。但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人皇似乎又若有若無的讓人感覺到他的存在,神秘莫測。就連人皇的繼承人姞殤,人們都猜測其欲謀得大位,更有一統青帝國的勃勃野心,但終不敢輕舉妄動。至於那天縱的隱士,神跡飄渺,似乎從未降臨過世間,但人們又是如此確信他們的存在。所以,指望能得到他們的解惑,無疑是異想天開,天方夜譚。

人們能夠確定的是,青帝國縱橫數千百萬裏,似乎大到無邊,普通人窮盡其生也永遠無法達到國度的另一麵,青帝國的四方,千百萬年來,都煙霧朦朧,人們無法清楚那是否就是這個世界的盡頭,或許穿過那朦朧的地帶,將會呈現另一個不一樣的世界或者國度。

青帝國大小城邦無數,城邦之間各自為政,自成體係,並且相互征伐,青帝國就似無數城邦國的聯合,青帝國的人皇和中央權力卻不能約束各個城邦,下達命令,令行禁止。中央權力處於青帝國最中央的城邦——中邪。

中邪縱橫千百萬裏,山河交錯,為青帝國城邦規模之最。中邪之東有神秘禁地——帝嚳遺墟,帝嚳為華夏神州上古五帝之一,但卻不知為何他之墓會在中邪。中邪之西為蒼龍聖山,據說,每千年都有蒼龍飛升,騰雲西去,飄於雲端,最後不知所終。中邪之北為無盡蠻林,據說有上古異獸出沒其間。中邪之南為凡人聚集之地,人口不計其數。中邪又有附屬大小城邦無數,較知名者為顓耑、頊瑞、鎮南、上辟、下辟、蒼州、佐槐、吾夷。人皇和中央權力的行政所在便是顓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