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天下歸寧 天下歸寧之封後(2 / 3)

慕琰瑜此時竟是五味陳雜了起來,卻也徹底地豁然開朗了起來。此時的她才終於懂了方才宮雅昕所說過的話,或許,從來沒有任何人對她有過威脅,更沒有任何人會威脅她的帝位。所以,昔日的種種,不過是她自己鑽入了牛角尖的緣故。

所以,她們的離開也並非是真正的離開,而是正在開啟屬於她們自己的全新人生。而自己的人生,卻已然開啟了全新的征程。

江山易得不易守,如今也不過才是剛剛開始而已。所以,她一定不會再若從前那般狹隘自私心思沉重了。她要努力地做個好皇帝,再也不辜負那些全新輔助過她或是正在輔助著她以及即將輔助她的人。

小心翼翼地將洛梓塵留給她的信箋折疊了起來並輕輕地收了起來之後,才自梨花木椅中站了起來。

輕輕地接了宮雅昕手中的小瓷瓶,取出了裏麵的解毒丹,並溫柔地給宮雅昕喂過一顆之後,便靜靜地看著宮雅昕的唇色由黑變紫,再由紫便白,最終恢複成正常的紅色。

心中盈著難掩的驚喜,慕琰瑜微微吸了吸鼻子,並抬眸看了眼窗外已然徹底散去了的夕陽之後,才緊緊地牽起宮雅昕的手,邁著穩健的步伐,朝禦書房外走去。

慕琰瑜知道,從此之後,她再也不會輕易地弄丟任何她不舍得的人與物,情與義了,還有那洛月國內皆屬於她也將仰仗於她的萬萬千千的黎民與百姓。

轉眼間,已是瑜寧二年。

自從登基之後,慕琰瑜對政務之事便一直勤勤懇懇,開始勵精圖治,全心為民。她很清楚自己未曾若洛梓塵那般時常入朝參政或是處理朝中事務,所以,為了能夠做出好的政績,她便需要比別的皇帝更加努力。

不過,經過反思之後的慕琰瑜並未棄卻朝中曾經的舊勢。而是在恢複了洛梓塵的王爺身份,並抹去了其謀反罪名使其恢複清白之聲後,便未曾有偏地啟用了洛梓塵昔日在朝中的勢力,並重用了任博的兒子任遠。

所以,她登基之前雖然未曾參過朝政,但在各位舊臣的忠心輔助下,倒也做得非常不錯,並得到了朝中眾臣與京中百姓的一致認可。

看著勤政為民的慕琰瑜整日裏埋首於奏折之中,很少得閑休息,宮雅昕便甚覺心疼,卻又愛莫能助,便決定利用筱月宮的勢力再去為慕琰瑜搜羅些人才信息。

然而,慕琰瑜看似整日裏隻關心朝政之事,實則卻對宮雅昕的行為動向了如指掌。

這不,宮雅昕剛一出得皇宮,慕琰瑜派去她身邊名為伺候實為保護的人便立即來到慕琰瑜的禦書房中彙報道“皇上,娘娘方才出宮去了,說是過幾日才回來。”

慕琰瑜一聽,立即微微擰了擰精致的娥眉,並輕輕放下了手中的奏折。

怎麼又出宮去了?自己雖然在她身邊暗中派了保護的人,卻畢竟無法做到萬無一失。萬一出了什麼事,這可當真是應了那句所謂的“山高皇帝遠”之話了。

看來,自己必須要好好地鎖住她才行。而且,如今,也是時候將她名正言順地留在這皇宮之中了。

如此想著,慕琰瑜略一思考,便伸手拿起了桌上的毫筆。霸氣一揮,便擬下了三天後進行封後大典的聖旨。

此招果然奏效,剛剛出宮雅昕驀地聽說皇上封後大典的聖旨,幾乎是毫不耽擱地便趕回了皇宮。

宮雅昕深知慕琰瑜平日裏事務繁忙,故而平日裏雖淡泊隨性,卻從不耽擱與慕琰瑜相關的任何事。

一回宮,宮雅昕便見一身黃袍加身的慕琰瑜正好整以暇地坐在她清簡素雅的寢宮裏等著她,一邊悠閑地喝著氤氳著水霧的茶,一邊垂眸看著宮雅昕平日無事時閱讀的書籍。而寢宮的門外則恭敬地站著一排手托皇後鳳袍鳳冠的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