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8章 整合(2 / 2)

這個廠原本就有些機加工能力,幾個部委討論後決定由國內幾家機床廠支援一批技工和科研人員,讓這個廠擁有機床組裝能力。”

哦......,羊毛出在羊身上啊!

讓我花錢買個廠,回頭再來生產我要的機床。

部委的人可真會盤算。

周青峰拿下天陽機械廠的控股權,肯定會進行進一步投資。市裏乃至部委也順勢擁有一家新的機床廠。

可天陽機械廠原本隻是給省裏其他大廠做配套。廠裏設備陳舊,技術落後,產品根本沒有競爭力,就連職工都一堆老弱病殘。

若是把天陽機械廠改造成機床加工廠,周青峰確實有把握把所有好處都留在自己家鄉。可他想了想卻搖頭道:“不行,不能這樣做。”

“為什麼?”蕭金浪很奇怪,他覺著部委這其實對周青峰示好,“這對天陽也有好處呀。”

“天陽的工業基礎太差了,真的太差了。”周青峰還是搖頭。隻有真正搞了工業的人,才會明白產業鏈的重要性。

‘聖光機械’搞個機動三輪車就累死累活,折騰半年才有所成就。再上個機床廠,不知猴年馬月才能有產出。

在一個沒有產業鏈的地方強行上馬項目,後果就是事倍功半。現在時間就是金錢,周青峰搖搖頭,否定蕭金浪的想法。

“就不能找一家現成的機床廠來給我生產嗎?”

“當然可以。你用外彙在國內采購,實際上有好幾家機床廠想搶你這份組裝訂單。就是因為搶的人多,部委有點不好決策。”

“那就公開招標吧。”

啥......?

周青峰解說道:“我想了很久,真的很久。工業門類那麼多,‘聖光’到底該做什麼?又能做什麼?

你幫我召集的那批老同誌顧問團給我寫了很多材料,我最近反反複複的看,有很多啟示。看的越多,越覺著我之前的思路太狹隘了。

國內市場很大,這個是個寶藏。國內企業很多,這也是個寶藏。

‘聖光’的優勢在於資金和技術都不缺,所以我應該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做整合,而不是重複投資,另立爐灶。”

蕭金浪聽著若有所思,他似乎摸著些周青峰的脈絡,於是反問道:“你......,又要撒錢?”

誒......

老蕭,你怎麼可以這樣說呢?

什麼叫做撒錢?我這明明叫長遠的投資。

把蛋糕做大,讓更多的人受益。畢竟超十億人口的大市場,好好耕耘一下肯定有收獲的。

“找幾家有意願的機床廠來競標吧。我出核心部件還包銷路,機床廠負責組裝。隻要成品質量優良,別說一千台,一萬台的訂單都有。”

周青峰的話讓蕭金浪頭皮發麻。後者看到一條極具可行性的道路。

按原本曆史,國內製造業就是走類似的路發展起來的嘛。家電業如此,通信業如此,汽車業也如此,就連半導體行業也在走這條路。

九十年代的彩電冰箱洗衣機,裏頭核心的顯像管,壓縮機,乃至電機都是從國外進口的。

公知總是嘲笑國內隻會造個殼,當初確實隻造個殼。

有時候連殼都造不好。

現在要花外彙向國外購買的核心部件轉而由周青峰提供,銷路也由他包下,對於企業來說就是拚命生產就好了。

等賺到錢,慢慢再搞進口替代,將國產化率逐步提高,一口一口從低端吃向高端。

已被證明的成功經驗,為什麼不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