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3章 短板(1 / 2)

關於‘瓦良格’號,有個著名的段子。

馬卡洛夫同誌需要‘蘇聯、黨中央、國家計劃委員會、軍事工業委員會和九個國防工業部、600個相關專業、8000家配套廠家以及20萬以上的技術人才。’

國家搞大項目,會找一個了解本國工業布局和能力,能協調諸多科研院所和工廠,熟知分係統架構,擅長係統工程的人來擔任總設計師。

但這種人每一個都是國寶,周青峰就不用想了。他連個錘子都造不好,還是安心當個大‘撒幣’吧。

‘聖光機械’搞個機動三輪車,原本搞礦山機械的鄭教授一人掌舵就夠了。

隨著周青峰的野心增大,鄭教授坦言自己精力和能力有限。他一個待在四線小城的退休教授也沒有統籌全局的能力。

當個人的智慧不足以應付複雜的工作,就必須依靠團隊的分工合作。周青峰退而求其次,通過蕭金浪拉來一個老同誌組成的顧問團。

這時候錢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

有了錢,有了不差錢的大款,會議室裏響起歡快的笑聲。

顧問團的成員普通年紀大,五六十算年輕的,上七十歲的都有。

周青峰特意給他們每人一瓶‘聖水’,順帶握手時和小妖精們聯合送上一個‘治療微傷’。

‘聖水’可提神醒腦,擺脫負麵狀態。‘治療微傷’可祛病強身,延年益壽。

有空讓樹精艾琳準備一番,還能施展‘祛除疾病’和‘治療輕傷’。

如果等她能力提升,說不定那天掌握‘再生術’,癱瘓的人都能重新站起來。

這也算是給老一輩的小小禮物,讓他們年輕五六歲乃至十幾歲。

周青峰拿出大筆資金,再配上天陽冶金學院的師生打下手,希望能將顧問團的經驗和能力發揮出來。

能花小錢辦大事,誰不喜歡?

九十年代國內並不是沒有人才,隻是太窮不能讓人才發揮能力。

無需周青峰插手,七八個老家夥最差的也是副研究員級別。他們自己劃分職責,按動力,電子,材料,機械分成幾個組。

每個老家夥都有各自的人脈關係,不敢說門生遍天下,但行業內的狀況必然了解。

沒有資金支持,人脈關係就僅僅是關係。可有錢在手,關係就能啟動運作。

鄭教授與顧問們閑聊,笑談‘過去,現在,未來’,幾句話就把‘聖光’當前的狀況摸了個底。

‘聖光機械’目前其實沒啥可說的,製造業就是個三輪車加個攪拌機。顧問團來天陽實在大材小用。

周青峰的發展目的也很明確,三十年後的中國什麼東西被卡脖子,他就要搞什麼。於是乎他羅列出來的發展方向就特別多。

半導體和發動機就不用提了。數控機床,高新材料,生化製藥,航空航天,任何一個方向都能擴展出成千上萬的子門類。

周青峰什麼都想搞,但什麼都搞不來。

鄭教授就罵他是抓不住重點,一針見血的指出,“小周,你如果真想做一番事業,就應該搞一個能帶動全局的大項目。”

什麼是大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