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1 / 1)

金寨縣是全國著名的老區縣、紅軍縣、烈士縣和將軍縣,紅色文化底蘊非常豐厚,是一座儲量巨大的精神財富寶庫。

2005年,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按照中共金寨縣委、縣政府的安排,經過金寨紅軍曆史研究會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由我擔任主編的《金寨紅軍史》順利出版。在中共安徽省委、六安市委和解放軍出版社的重視關懷下,於9月16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了出版座談會。在此期間,我聆聽了多位開國將軍、老紅軍的親切教誨,得到了很多史料和鼓勵,我深深感到金寨紅色文化蘊涵之豐富,遠非一本《金寨紅軍史》所能反映;傳承紅色文化的意義重大,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重大,必須繼續努力。因此,我當時就產生了一個強烈的念頭,那就是盡己所能,將革命前輩的高貴品格、革命精神和輝煌業績記載下來,流傳於世,為傳承紅色文化貢獻力量。隨後,我就著手收集整理有關資料,利用業餘時間開始《燎原星火》一書的撰寫工作。

2008年下半年,中共金寨縣委、縣政府決定,由金寨紅軍曆史研究會負責組織《燎原星火》一書的編寫出版工作,在2009年5月初出版發行。其目的一是向立夏節起義、六霍起義勝利80周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60周年華誕獻禮;二是完善充實革命史料,傳承紅色文化,更好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為四個文明建設提供精神動力;三是宣傳金寨紅色資源和綠色資源,提高金寨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發展旅遊產業,為振興金寨經濟服務。

《燎原星火》一書的編寫以金寨革命史、紅軍史為主線,采取紀實手法,運用大量的人物故事,反映革命星火在金寨播撒、燃燒、燎原的經過,再現立夏節起義、六霍起義、紅軍誕生發展和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統一形成的輝煌曆程,謳歌詹穀堂、周維炯、李梯雲、舒傳賢、袁繼安等眾多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高貴品格和革命精神,展示金寨是鄂豫皖大規模革命武裝起義的主要策源地和爆發地,是鄂豫皖主力紅軍的主要發源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主要創建地的重要曆史地位。同時,附帶介紹金寨的曆史典故、人物傳奇、名山名地和土特產品,展現金寨是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不凡之地。編寫的參考資料主要有《鄂豫皖根據地史》、《紅四方麵軍戰史》、《紅四方麵軍征戰紀實》、《金寨紅軍史》、《金寨革命史》、《立夏節烽火》、《六霍起義》、《皖西革命回憶錄》、《金寨英烈》、《金寨將軍傳》、《洪學智回憶錄》等大量史書和人物傳記,還有本人走訪老紅軍及其親屬所收集的資料。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中共金寨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沙聖虎,縣委副書記、縣長夏倫平,縣委副書記汪冬,縣政協主席史連生,縣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呂獻忠,縣委督察組組長周其成,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張平生及縣幾個班子的領導高度重視,給予了指導和關懷,及時幫助解決了遇到的問題。初稿完成後,金寨紅軍曆史研究會會長周其成、副會長陳文平、秘書長李成鬆組織舒成科、徐家寶、汪東明、塗治炎、趙先誌、廖敏傑、陳忠民等有關人員對書稿進行了初審,提出了寶貴的修改意見。中共安徽省委黨史研究室施昌旺處長在百忙中進行了審讀。金寨縣人大辦公室、金寨縣黨史研究室和金寨縣革命博物館為編寫工作提供了很多幫助,安徽人民出版社對出版本書給予了大力支持,責任編輯白明、蔣越林同誌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在本書出版麵世之際,謹向關心、支持本書編寫出版的各位領導、各位同誌和各個單位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本人水平有限,資料不全,成書存在很多不足,敬請讀者提出寶貴意見。

作者

200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