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儲君(1 / 3)

雪後初晴,天地間白茫茫一片,層巒疊嶂,幾乎辯不出方向,唯有那寬闊平坦的官道因車輛往來頻繁,未及雪化,已經被踏得滿地泥濘。

一支隊伍自遠方逶迤而來,待漸漸近了,卻不過百餘人,瞧著模樣風塵仆仆,必是從遠方而來。接近年關,各路商隊往返於京城並不稀奇,令人驚奇的卻是這百餘人竟是錚錚鐵騎,隊伍前後數十侍衛煞氣凜然,中間護著一輛古樸的馬車,卻不知是何方貴人。

半裏地外的長亭,幾匹黑騎駐足觀望,待望見那徐徐推進的隊伍,便有一人興奮地叫起來:“來了!”

為首之人雙眸一亮,俊美高華的臉容上顯出一絲喜悅,卻馬上又多了份苦澀,搖搖頭,似有些猶豫。身邊的人察顏觀色,立時懂了主人的心思,勸道:“皇上,懷王深明大義,自會理解您的苦衷,懷王妃……”說了最後三字,那人頓了頓,自己有些不確信,卻仍是賠笑道,“也不會不講道理,皇上無需擔心。”

那搖頭苦惱的人,卻正是大齊今上,文帝燕嗣宗。

聞言,燕嗣宗的笑容更加苦澀了,“三皇叔固然理解朕,可更舍不得三嬸難過,若三嬸不允,朕就是跪下來求他,他也不會答應。”

“可這事關大齊社稷……”

燕嗣宗擺手,直是搖頭歎氣,“當年他就那麼帶著三嬸走了,把一堆爛攤子丟給朕,拿江山社稷去壓他隻怕會徒勞無功。也不知朕那三嬸是否知曉……罷了,我先把姿態擺低了,伸手不打笑臉人。”最後一句卻是含糊的嘀咕,誰也沒聽清,便見他揚手揮鞭,向那隊伍疾馳而去。

馬蹄聲驚動了侍衛,甄榛坐在馬車裏,忽然聽人驚呼了一聲,“皇,皇上?!”

掀起簾子,隻見身著便裝的燕嗣宗正跟燕懷沙寒暄,琛兒所在他父王懷裏,睜著一雙烏溜溜的眼睛望著燕嗣宗。燕嗣宗笑眯眯的望著琛兒,俊美的臉上露出滿意之色,三言兩語便哄得琛兒叫了他皇帝哥哥。

還欲說什麼,偏頭一看,卻見甄榛從馬車裏露出半張臉,他連忙打招呼,“三嬸,多年不見,可還安好?”

甄榛麵色平靜,看不出久別重逢的喜悅,眸中卻是似笑非笑,“勞皇上記掛,甚好。”

這一聲“皇上”叫得燕嗣宗心驚膽戰,直是心虛不已,連忙岔開話題,轉過頭又去哄琛兒,卻不敢再與甄榛對視。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進了京城,懷王府早已安置好,燕嗣宗沒過多久便回了宮,琛兒有些舍不得,他便趁機邀琛兒進宮玩兒,琛兒歡喜雀躍。

第二日,不等甄榛進宮,皇後秦氏便來了懷王府,兩人寒暄許久,又話了家常,秦氏抱著琛兒幾乎舍不得撒手,望向甄榛的目光又是羨慕又是渴望。

甄榛隻淡笑看著,並不說什麼。

懷王回京,閑置已久的懷王府馬上熱鬧起來。

府中來客如雲,甄榛推了許多拜訪,卻仍是少不得隔三差五的招待隨訪的女眷——自從燕懷沙回京,朝中諸臣便幾乎踏破了懷王府的門檻。若隻是來送禮套近乎,燕懷沙大可推了,可偏偏諸臣都是有事找上門來,連幾位閣老也都數次拜訪,這其中又少不得帶了女眷來,甄榛也推脫不掉。

諸臣來訪是為了何事,甄榛沒問,卻也很快就知道了——

希望懷王勸諫文帝廣納後宮,早日為皇室開枝散葉。

文帝登基六年,政治清明,民安物阜,宣帝在位時的北魏之亂造成的衰微,經過文帝大刀闊斧的整治後,早已不見痕跡。

文治武功,雄才大略,在這樣的皇帝統治下,可以預見大齊未來將迎來全新的繁華盛世。

如此明君,諸臣是極其滿意的,惟獨一點,令得諸臣放不下心——文帝已到而立之年,膝下卻沒有一兒半女,這未來的江山社稷沒有繼承人,他們如何能放得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