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新的紀元(1 / 2)

公元3678年,這是嶄新的三十六世紀七十年代。人類文明高度發達,太空海洋到處都是人類的活動區域。

現在的地球被人類主宰!

但是地球卻早已千瘡百孔。

人類被逼拋棄了大地。轉投海洋和太空的懷抱。

隻有被稱為環境淨化者的貧窮人和罪犯機器人一起生活在地麵

進行著危險肮髒的清潔工作。

曾經傳說中的天空之城,現在仰頭便能看到。

各種私人飛船,節能交通工具滿天飛。

任何時期真理權利以及財富,都隻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

而大部分人隻能盲目的服從,或者認命的埋頭工作。

人們總是喜歡挑戰極限,今天的殘破世界是人類自己一手所造。

在公元三十世紀八十年代,人類爆發了第三次世界大戰。

而大戰的起因是二十六世紀七十年代的第五次工業革命。也就是工業高度智能化自主化,製造業需要的人力成本越來越低,人類自己把自己淘汰出了生產製造業。高密度的自動化生產,和自動化管理,使得發達國家越發達精英人才越多,起初這是沒有硝煙的戰爭,所有孩子都要認真努力學習,並且學習周期漫長,數千萬的孩子到三十歲才能基本完成學業開始工作,之後在工作中慢慢角逐,成為各個行業的精英?專家?工程師。而那些被淘汰的孩子最後要麼拿著低保度日,要麼無法承受生活壓力選擇自殺或者轉投極端組織,各國自殺率犯罪率都在提高。但是各國政府沒有實行幹預,隻是一味打壓犯罪。雖然這樣成功的把人類的文明推向了一個嶄新的高度。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二百多年後公元三十世紀初全世界國家貧富強弱劃分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巨大,最強者哈口氣就能滅了一個小國。這樣的差距已經不是可以趕上和超越的問題,而是質與量的問題,正應了中國那句古話望山跑死馬。

當弱國還在研究火箭時別國飛機就已經能飛入太空。當投下幾十億卻換來別國三十年前的技術時,許多國家就隻能去別國購買,然後緩慢研究,隻能保證自己不落後太多。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創新產品越來越少,壟斷產品越來越多。惡性循環下。

大國越富越強大,貧國越貧越弱小。

最終小國無法生存,狂熱的愛國人士和大量的極端組織最終點燃了核武器。

當時各國損失慘重。在核武器麵前再先進的軍事也沒用。

核爆炸的範圍實在太廣,並且那些抱著必死之心的極端組織和國家。在點燃核武器時,是不選擇固定目標的,他們隻求最大限度的破壞環境,因為之後的人口死亡隻要有核輻射和自然災害便夠了。環境汙染是讓人難以挽救的。而沒有了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人類遲早都會滅亡。

那些彈丸之國更是在世界大戰的中期便全部滅國了。

因為失去進出口支持後,靠掠奪的資源根本無法維持本國的發展,隻能勉強度日。

所以在之後的世界大戰中,拚的就是土地資源,大國被逼無奈時還可以舍棄一個省一個鎮,甚至一片海,一片天。

而小國說不定一個核彈下去半個國家就要化為焦炭。

這次大戰隻持續了短短四年時間。

但是死亡人數卻是前二次世界大戰的總和!你們能想到一顆氫彈過後的場景嗎!

你們能想象原本人口密集交通貿易繁華的大都市瞬間灰飛煙滅的場景嗎!

你們能想象無數人驚恐哀嚎著在核武器爆炸後的衝擊波中被吹成飛灰嗎!

除了灰塵和輻射,還剩下一些殘垣斷壁以外你看不到任何生命跡象!人類在核武器過後真的連灰都不剩!

可人類總是堅韌的,時間總是可以淡化一切。在這種環境下各國隻能聯合起來,全力收拾這個難以挽回的爛攤子。

各國為了不走過去的老路,為了不讓世界經濟和文明發展在戰後倒退!世界各大強國前後舉辦了6次世界強國峰會,一至達成共識,開啟天才培育計劃,和人類精英整合計劃。如果人類不統一團結,在這樣高科技發展的大環境下再各國自己發展下去,難保不會發生第四次世界大戰。而第四次世界大戰必然是人類的終結之戰,甚至是地球的毀滅之戰。當全人類齊心協力溝通並向好的方向發展時,科技資源的共享所帶來的進步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