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鄉書(二)(1 / 3)

這眼神怪可怕的,李複諾諾道:“公子……”

李聃沒有回答他,而是把目光轉回自己手中的信上。

手中書信被窗口的風吹起一角,李聃疊好書信,裝回到信封裏,對書童道:“李複,快為我準備筆墨紙硯,我要修書一封,告訴父親我要回家了。”

聽到李聃的話,書童道:“公子,可我們上個月末,不是才寫信告訴老爺,說要月末才回,現在不是才沒到一半,怎麼就……”

李聃打斷他的話,道:“你怎麼那麼多事,叫你做什麼,你就照做就是了。哪有那麼多為什麼,是你是公子,還是我是公子?”

這話,書童可以感覺到李聃真的生氣了,他道:“我知道了,公子。”

李聃點點頭,繼續道:“等我修完書,我就和丘公子告個別,你留在這,收拾行禮,我們今天下午就動身回家”。

這次李聃的話,書童不敢在多做置疑,連聲應是。

……

雖然和丘公子及他的一幹好友認識不過短短數日,但他們可以說一見如故,幾人佩服於李聃雖未及弱冠,卻能滿腹經綸,實在叫人甘拜下風。

所以,對於李聃的突然辭別,他們還是感到很驚詫的。驚的是這件事來得太突然,詫異的是李聃的辭行。

說實話,對於年紀比自己小些的李聃,一幹人等實在是舍不得他就這樣離開,於是拜托作為東道主的丘公子幾番挽留。最終未果後,隻能作罷。

丘公子的挽留自是真心實意,可他深知,像李聃這種胸有溝壑的人,做出的決定,自當有他的道理。

當然,他也好奇李聃做出這樣決定是出於何種原因,可李聃不願說,自是有不說的道理,再說他也不是那種事事探究到底的人,於是,隻能和李聃相邀,待李聃有空暇時,定要再來這裏,讓他好好盡地主之誼。

對於這些相處短短數日的幾人,李聃當然也有不舍之情,可從他第一次經曆和朋友離別開始,他就知道,天下間無不散的宴席,到現在,他已經能習慣了。

所以,謝過這些人的好意,和他們約好來日定當重聚後,李聃就帶著書童踏上了回鄉的路。

……

馬車在路上行使,馬車外車夫專注的駕著馬車。

馬車內,李聃斜靠在車廂上,手上拿著一本書在看,配著滿車的茶香,倒襯得翩翩君子,滿室生香兩個詞來。當然,前提是身邊沒有那個坐也不安分,還一直拉著車簾往外看的書童外。

李聃本來就因為那封信而感覺很煩躁,好不容易想找本書看看,讓自己安靜一下,可身邊有這麼一個,哪裏能安靜的下去。

平時也就算了,可現在哪裏能是平時那般模樣。

“李複,你就不能安分點嗎?”

聽見李聃的聲音,一隻手拉著車簾的李複嚇了一跳,下意識的放下簾子。等他反應過來後,又小心翼翼的看著李聃。

這一看,他就害怕了,公子眼神好可怕。

於是,李複喏喏道:“公子……我”。

這模樣,好像別人有多欺負他似的。李聃氣結,這家夥,占著年紀小,以及自己對他的寵溺倒是越來越無法無天了,看來是待好好教育他了。

雖然這麼想,不過可能是因為從李複九歲成為他的書童後,到現在李複十五歲,六年時間,他已經把他當成弟弟一樣疼愛了。所以李聃說出口的話,倒也沒有他想那樣。

“我今天覺得稍有些煩躁,你就不能安靜一會兒嗎?”

看到李聃語氣軟下來了,李複呼出一口氣,剛才那樣子真是快嚇死他了。

李複回答道:“是,公子”。

李聃點點頭,抬起手上的書,打算繼續看,可看到李複那欲言又止的眼神,李聃無奈,再次放下手中的書,道:“你欲說何事”?

聽李聃這麼問,李複欲言又止。

李聃:“你到底有什麼事?”

“公子,我,我隻是想說,剛才我看到沿路的風土人情都挺不錯,原本還以為剩下這半月多能在這裏遊學一番,想來對公子的學識定有益處。可公子這樣匆匆路過,倒是可惜了。”

沒錯,他自小跟著李聃,思李聃所思,想李聃所想。

因為從小跟著李聃,所以他的學識雖然沒有李聃那麼精,倒也算不俗。當然,這都要歸功於杜尚這個好老師,有他授予,真的是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