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就要告一段落了,但在結束之前,還想把後麵發生的一些事再說說,因為這些事都是我童年記憶中很珍貴的一部分,所以不能忽略,我打算用它們來給整個故事畫上一個句號。
在陳子強離開我們後,我和常贏一時還適應不過來,總感到空落落的,仿佛是心髒缺了塊肉似的。每天早晨一睜開眼,我都會禁不住想起陳子強。他們娘倆過的好不好?他的學習受沒受到影響?他在新的班級裏還是體委嗎?每當身邊的同學提到爸爸這個詞時,他會不會受到刺激?他交到新朋友了嗎?上下學時,有沒有人陪他走,就像我和常贏那樣?......這種悵然若失的狀態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雖然隨著時光的流逝,這股勁兒最終緩了過來,但對陳子強的牽掛和思念卻一直留存在我和常贏的心裏。
我和常贏是多麼地希望陳子強能夠回來看看我們,哪怕是隻朝我們揮揮手這短短的一瞬。但是很遺憾,他沒有。陳子強的爸爸來自外地,在這座城市裏他沒有任何親戚,因此陳媽媽也沒什麼理由帶他回來。更何況,回到這裏後,陳媽媽說不定還會觸景傷情,那不堪回首的往事或許將刺痛她那顆本已受傷的心。後來我看了一部叫《英雄無悔》的電視劇。劇中有一個胡局長,跟陳爸爸有相似之處。他剛開始很勤勉,但後來卻沒能經受住權錢的誘惑,腐化墮落,最後投入大火中自殺了。雖然陳爸爸的結局沒那麼慘烈,但他和那個胡局長卻都是在“錢”這個字上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在葬送自己前途的同時,也毀掉了家人的幸福。
在升入五年級時,我們更換了班主任。方老師完成了她的使命,接替她的是一個姓高的年輕女教師,雖然長相談不上漂亮,但卻很有氣質,對我們的態度也要比方老師和藹一些。雖然如此,但在聽說方老師即將卸任時,同學們卻都依依不舍的,特別是在她跟大家告別的時候,教室裏的氣氛很凝重,一些女生還掉了眼淚,畢竟方老師教了我們四年,一個天天都站在講台上的人一旦離開了你的視野,那種滋味還是很不好受的。
時間的腳步跨入到了1997年。這一年發生了很多值得記憶的事。從國家大事這個層麵上講,春節過後沒幾天,那個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的老人去世了,電視上天天都在放哀樂,元宵節的歡慶活動也被取消。開學第一天,我和姐姐的學校都組織學生默了哀。幾個月後,香港回歸了,我們全家都看了回歸儀式的現場直播,見證了這一曆史性的時刻。看著五星紅旗在香港升了起來,爸爸激動地直鼓掌,仿佛是自己家的喜事一樣。要說這香港回歸前,我還闖了一次禍。事發當天,離回歸的日子隻剩下了兩位數。當時學校的一樓大廳掛上了一副倒計時牌。那副倒計時牌,是由兩塊木板組成的,上麵用加粗的粉筆分別記錄著天數。當時正趕下課,我走出教室,無意中就溜到了倒計時牌的背後。也不知道我是哪根筋搭錯了,兒童的頑皮和惡作劇心理突然開始作怪,驅使我做出了一個膽大包天的行為,我竟用雙手把其中的一塊木板給抽了出來!結果可以想象,從正麵看,倒計時牌就隻剩下一位數了。也算我倒黴,我還沒來得及把那塊木板放回去,就被正好路過的校長發現了。麵對校長聲色俱厲地“審問”,膽小心虛的我嚇的渾身上下直打哆嗦。校長是一個馬列主義老太太,遇事喜歡上綱上線,亂扣帽子,她竟然對我迸出這麼一句:“你之所以會幹出這種事,說明你反對香港回歸!”天哪,把一個淘氣行為上升到了政治問題,這也太小題大做了吧。其實她說我反對香港回歸一點道理也沒有,我把回歸的天數由兩位數變成一位數,恰恰說明我熱切盼望香港回歸啊。幸好,校長隻是臭罵了我一頓,並沒有做出什麼實質性的處分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