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心靈的瑜伽師
瑜伽一詞的原意是“結合”、“和諧”,古代印度人修煉瑜伽意在追求自我與天地的完美結合,並逐漸演變成現在的由呼吸法、體位法、冥想法所構成的協調身心平衡的養神法則。
修習瑜伽,心意要完全摒除物質的紛擾,並能以一種純粹的理念觀照自我,讓感官處在一種超然的歡愉之中,以習得一種智慧的通透和人格的高品位。從這個角度講,瑜伽更多的是關注個人發展的心靈層麵,其內容包括心態調整、情緒管理和心理調適等,目的在於幫助個體以健康、平和的心態去麵對應接不暇的變化、各種物欲的誘惑和突如其來的挑戰。顯然,這和大眾普遍認為“瑜伽隻是一種健身美體的體育運動”的觀點相比,具有明顯的差別。不言而喻,從心靈的層麵去理解瑜伽,更能把握瑜伽的真正意義和內在精髓。如果勉強地將“瑜伽”分為兩個層次的話,我們姑且把它定義為“形體瑜伽”和“心靈瑜伽”。
實際上,心靈瑜伽所追求的是一種心靈灑脫的處世方式;是一種笑看風輕雲淡的人生豪情;是一種悟懂生命紋理的至高智慧;是一種麵對任何人生境遇都能保持恬適衝淡的成功心態——這一切也正是修煉力求要達到的至高境界。正如真正的瑜伽師心裏所想:“我正受到物質環境的汙染,我必須淨化自己的心靈,並學會用超然的態度去享受人生的快樂,因為我們每個人都仿佛騎在一匹脫了韁的馬身上,它在欲望的森林中到處亂跑隨時帶來的危害足以讓每個人沉淪……”
一位印度先哲在幾千米的雪山上,用瑜伽的方式苦苦參悟生命的意義,他最終發出的感慨是:“你的心態就是你的真正主人!”是啊,生於塵世,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要經曆苦雨淒風,麵對艱難和誘惑,保持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將直接決定你的人生軌跡。
曾經有兩個囚犯,從獄中眺望窗外,一個看到的是沙漠和仙人掌,一個看到的是萬點星光。麵對同樣的際遇,前者持一種悲觀失望的灰色心態,看到的自然是滿目蒼痍;而後者持一種積極樂觀的明快心態,看到的自然是燦爛美景。人的一生,就像一趟旅行,沿途中有數不盡的坎坷泥濘,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我們的一顆心總被灰暗的風塵所覆蓋,幹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機、喪失了鬥誌,我們的人生軌跡豈能美好?而如果我們能保持一種健康向上的心態,即使身處逆境、四麵楚歌,也一定能品嚐到生命的快樂和幸福,並能走出“山重水複疑無路”的低穀,去迎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人生輝煌!
行文至此,本書的要旨已盡在不言中——修煉一個“好心態”,迎接一個“好命運”。而這也正是進行心靈瑜伽的核心意義——砥礪一顆堅強的心,煉就一雙智慧的眼,透過歲月的風塵尋覓和感悟到輝煌燦爛的星空。鑒於本書對“心靈瑜伽”的獨特闡釋,以及我們對讀者閱讀心理的把握,全文暗含著由“心靈調適”、“心靈修煉”到“心靈超越”、“心靈飛翔”這條梯度上升的主線,內容分為:梳理心靈,心靈的突破,徜徉在無邊的“靜”界,砥著、美麗著,放棄是一種智慧,人生大寫意,我心飛翔,奏響生命的樂章等八個部分,力求讓讀者在品悟本書精華的同時,心靈的境界也得以一步步地提升。另外,《心靈瑜伽》一書引用了大量經典的、充滿智慧的故事,所闡述的道理深入淺出,且文筆優美感人,讓人讀來在直覺了悟的智慧啟發之餘,也品味了一份豐厚的精神和文化大餐。
朋友,做自己的心靈瑜伽師吧——命運就掌握在自己的心中!當你參悟了書中所有文字所深藏的內涵和期待之意時,相信你已得到自己心靈的指引。這時,心靈已成為你生命的對話者,一株棲息與寄托情感和思想的智慧樹,一個淘盡物欲,純潔、透明、靈動如飛天的生命海……
最後,讓我們對那些倡儀故事和哲理寫作的作者表示由衷的感謝,並懇請讀友對書中的謬誤之處提出批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