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從人堆裏站出一個瘦老頭兒,他不慌不忙地走到工部大臣麵前,從容不迫地說:“這路我可以按期修好,但有一件:凡是跟我幹活的,都得給雙倍工錢。”大臣滿口應承。
這瘦老頭兒就是當時最有名的瓦匠師傅,他受過名師指教,不光瓦匠活樣樣精通,還是一個天才設計師,經他手蓋起的宮殿樓閣呀,那是不計其數。北京九城的工匠師傅沒有一個不敬重他的。他剛才一到這兒啊,便把周圍的地形看在眼裏,心中很快就形成了一個修路的方案。工匠們見是老瓦匠師傅領了頭,心裏也就踏實下來了。於是,從第二天開始 ,大夥就在老瓦匠的指導下,動手修這通天路了。
俗話說,人多力量大。人們鑿石的鑿石,砌磚的砌磚,不到一個月的工夫啊,路就修成了。這條大路路麵寬闊,氣概非凡:中為“神道”,左為“禦道”,右為“王道”,玉帝走“神道”,皇帝走“禦道”王公大臣走“王道”。整個大路由南向北逐漸升高,南端高三尺,北端高一丈有餘。這樣安排,不就象征皇帝步步升高,直達天庭了嗎?
這永樂皇帝聽到大臣報告完了以後啊,便急忙從皇宮趕來,他走上大路,遙望大祀殿淩空高聳,白雲繚繞,開闊的大路就象一條接天的長練,從殿基一直延伸到他的腳下,他誇讚道:“這真是一條通天路啊!。”就這樣,老師傅用智慧修好了天路,救了大臣和工人們的性命。
通天路是有了,可它為什麼叫橋呢?那就要講一段“鬼門關”的故事了。當年天壇裏麵飼養祭祀牲畜的地方啊,叫犧牲所,屠宰祭祀牲畜的地方叫宰牲亭,這兩組建築,一個在天壇的西南角,一個在東北角。要把犧牲所的牲畜趕到宰牲亭去宰殺,就必須橫穿通天路。但明清皇帝都有一個規定:除了天上的飛鳥,任何地下的走獸,都不準從大路上通過,怕的是弄髒了神路,“玉帝”降罪。為此,特地在大路下麵開了一條東西隧洞,與上麵的大路形成交叉,故稱橋。因為這個隧洞是專門趕運牲畜的過道,所以又叫“進牲門”。從進牲門過去的牲畜,不出半天時間,就全部死於血泊之中,沒有一個能夠生還的。因此,人們又把它叫作“鬼門關”。鬼門關裏黑洞洞的,沒人敢從這裏穿過。人們紛紛傳說,天壇鬼門關裏鬧妖精,經常有牛妖·羊鬼出來作祟。誰來降妖治怪呢?人們又紛紛傳說,天界的張天師下界來降妖了。那麼張天師怎麼來到天壇的呢?
傳說在王母娘娘過生日的這一天,四麵八方的神仙都趕到天宮瑤池來祝壽。王母娘在瑤池擺下了“蟠桃盛會”,還叫來許多仙女跳舞助興。這一天江西龍虎山的張天師也來祝壽,和眾神仙一起喝著香噴噴的壽酒,吃著甜蜜的蟠桃,欣賞著仙娥們的翩翩起舞。一時高興,不小心將手中的玉杯掉在地上,打的粉碎。玉帝一見大怒,立刻下令要將他推到法場剔去仙骨,斬下頭顱,幸虧太上老君苦苦求情才幸免一死。
玉帝想了好一會兒,才對張天師說:“我將再一次把你貶到下界,讓你到天壇鬼門關去做個鎮守,你要用心將那裏的群魔降服,不許他們在那裏興妖作怪,你自己也要好好修煉,將功折罪。你的任期是五百年。趕快下殿去吧!”
張天師跪在階下叩謝了玉帝不斬之恩,又謝過了老君,便帶上降妖寶劍,離開了天宮瑤池,出了南天門,下界到天壇來了,在鬼門關前用他手中的降妖寶劍,和妖魔大戰了九天九夜,終於戰勝了群魔。”
“歐!原來張天師是這麼來的!那他現在一定是得到成仙了?”艾美麗道。
“當然了!五百年已過,他就回去複命去了!天帝原諒了他的過錯,還將他的職位提升了一級,這算是因禍得福了!”
“怪不得人們都說這天壇是鎮壓妖魔鬼怪的神壇,原來是這麼回事兒呀!”
“走吧!我們正好借助於天壇補充巨大的能量源!”三人走進天壇,坐在正中心位置,垂簾圍坐,三心向天,五氣朝元,三花聚頂,八方斂氣,天地日月之精華盡收於心,不到半個時辰遍補充完了所有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