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故鄉是個漁村,漁村攬河枕海。
耳濡目染的緣故吧,孩提,我最愛看日出、波濤、海鷗、白雲、漁帆……隱隱約約的,我從那些景物中讀到了一些東西,什麼呢?說不清楚。現在想來,那該是一首首或清麗或含蓄或雋永或朦朧的詩吧!
1979年,少不更事的我,告別冀東老家來津工作。很快,我便深刻地感悟到,遠離父母的日子,缺了很多嗬護,添了不少坎坷。我就像一條小船,在波峰浪穀中艱難地楊帆遠行。然而,欣慰的是,我終沒有因為一些“不快”、“困惑”而改變自己善良、真誠、方正的性格和“大棚一日同風起”、“他日不羞蛇作龍”的追求,勇敢地駕駛著生命之舟,一路高唱著“給善良鋪上跳板,喝令卑鄙下船”的歌,從容“駛向綠色的田園”。
我把詩集定名為《另一片帆》的令層意思,是想時時提醒、告誡自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不是嗎?從小學五年級的一首歌頌國慶節的打油詩受到老師的褒獎,到高一時被河北老鄉、著名詩人郭小川《團泊窪的秋天》所傾倒;從1981年的第一首小詩變成鉛字,到1991年組織幾位文友自費印刷詩集《潮聲集》……彈指間,二十幾個春夏秋冬已匆匆走過。其間,“為賦新詞”而曆經的酸甜苦辣,隻有自己最明了。
歲月有痕。歲月如歌。回眸自己所選擇的這條“愚人”之路,我粲然一笑。我知道,收錄集子中的這200多首詩並不都是精篇佳作,但我要坦誠地告訴讀者朋友的是,這些詩均是我的獨特感受,真情表白。所以我非常地愛她們,這就好比一個母親喜愛她的孩子一樣,盡管那孩子在別人的眼裏並不漂亮。
——我愛《另一片帆》!
我是一個熱愛生活、珍重情義的人。因此,從這個角度上講,《另一片帆》又是呈現給生我養我的故鄉黑沿子和使我成為詩人的第二故鄉漢沽的,更是奉獻給愛我的和我愛的師長、朋友、親人們的。
讓《另一片帆》駛進您的心海,漾起情感的漣漪……
2003年10月28日於津門遠方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