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前蜀皇帝的陵墓(2 / 2)

不過,幸好這一次岔路之行也不是一無所獲,至少結識了鬼盜門的幾個可能會用的上的夥伴,另外,阿南得以在彭祖山開了幽魔鬼瞳的天眼,這對於後麵的種種迷霧和陷阱,又多了一道戳破迷霧的保障!

“返回成都!”秦天霖毅然道。

……

有了天眼的協助之後,盡管鄭天倫沿途動用了三十一座隱藏的陣法來引動靈氣,但卻仍然沒有能夠逃過阿南的目光。

他們一行六人一路追溯到了成都西門外的三洞橋附近!

三洞橋處有一座高達十五米的土台,憑空橫亙在他們的眼前,顯得十分顯眼、十分突兀。

秦浩冬找了周邊的居民問了一下,才知道,這個地方叫做“撫琴台”,據居民介紹,這裏以前被當成是西漢辭賦第一的司馬相如撫琴之處。但是實際上,卻是一座陵墓——五代時期前蜀皇帝王建的陵墓,就是永陵。

一說是永陵,長久保持沉默的方博文便興奮起來,他立即道:“永陵我知道,據說曾經被盜墓的人光顧過!六七十年前挖掘開來之後,裏麵陪葬的東西早就空了!我記得小的時候,道上曾經還有永陵的陪葬品流通過……師父他老人家也曾經和我談起過永陵的奢華,據說比漢昭烈帝劉備的惠陵還要奢華、還要有氣勢的多……可惜了……嘖嘖……”

秦浩冬忍不住翻了個白眼,盜墓的就是盜墓的,一聽到墳墓陵寢就兩眼放光,說起話來更是三句話不離本行!

不過阿南這個曆史盲卻對這個永陵很好奇,遂問道:“五代那個什麼皇帝很厲害嗎?有沒有統一全國?”

方博文搖頭道:“王建稱帝以前一直是大唐帝國的大將。唐末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地方軍閥開始割據,大唐帝國中央政權被削弱到了極點,再也不複當年之勇。但是王建卻依然對大唐帝國忠心耿耿。後來,王建追隨唐僖宗逃難到了四川,從此就一直留在了四川,成為大唐西南鎮守大將。到了唐昭宗的時候,被冊封為蜀王……唐朝滅亡之後,四川最具權力的王建在成都稱帝,建立了史稱前蜀的大蜀帝國,成為前蜀的開國皇帝!死後就被葬在永陵了……”

秦浩冬沉吟片刻之後,有些詫異地問道:“可是,這裏好像離成都市區不遠吧?這個王建怎麼這麼奇怪?把自己的陵墓埋在人來人往的市區?皇帝不是一般都喜歡把自己埋在風水俱佳的風水寶穴麼?”

這一問,方博文立即眉飛色舞起來,脫口而出道:“據說啊,王建之所以把墓室選在鬧市,是受了高人的指點呢!”

顯然,他對於關於墳墓陵寢的一切趣聞都廣有涉獵,說起來更是頭頭是道。

“當時是王建舉行登基大典的前一天晚上,府上來了個道士向王建提出建議,永陵的問題也是其一。道人說他走遍全國,就發現隻有王建治下的百姓生活還算是比較安定,所以他想替百姓們感念王建的功德,故而要為他做一件事。

王建很奇怪,就問道士到底什麼事?道士說,成都原來的風水極佳,龍脈旺盛,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這裏的龍脈卻被一股自東方沿長江而上的逆流給衝斷了!

自從成都的龍脈被破壞之後,巴蜀之地就隻有漢昭烈帝劉備在一代玄門宗師諸葛武侯的指引下,將其自身命理與成都殘缺的龍脈結為一體,成就了皇帝霸業。

但是,這一次的強行結合,也耗盡了成都最後的一點貴氣,使得成都再也不適合成為龍興之地。

王建雖然是個好同誌,在巴蜀做了不少利民的好事,積累了一些功德,但他本身沒有皇帝命的,如果強行逆天而行,不但會對自己的命運有害,還會遺禍子孫……

王建自然大吃一驚,他這都快要登基,萬一要是……於是,他連忙問道士可有破解之法!

道士說,有是有,不過就看他願不願意做!道士提醒王建駕崩後不要大肆建設陵寢,也不要把陵寢選在名山大川,而要把陵寢安在成都城中。因為成都乃是天府之國的能量中心,再也沒有龍脈氣場比成都更強的地方了。死後骸骨若能葬在城中,等於是葬在龍脈之中,雖然龍脈殘缺,但是也可以獲得龍脈庇蔭……那麼,他的子孫也就好能有一些年的皇帝命,至於王建自己,既然已經葬入龍脈,便與龍脈一體了……

王建聽他說的有道理,便答應了!他死後留下遺詔,要求在市區秘密建造永陵,以免被人盜掘。”